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1.新坑 (1 / 2)

這些鐵礦石,裡面蘊含的鐵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但在系統這邊來說,還是五個單位的礦石,熔鍊一個單位的鐵,鋁也是如此,其他所有金屬都是如此。

不用說,這裡面肯定是有巨大損耗的,但是安楷沒有辦法,因為如果不透過系統的話,他根本無法自己去製備鐵和鋁。

現代社會,製備金屬的手段和古代是截然不同的,這其中,單質鐵的製備一般採用冶煉法。以赤鐵礦或磁鐵礦為原料,與焦炭和助溶劑在熔礦爐內反應,焦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過量的焦炭接觸就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鐵作用就生成金屬鐵。加入碳酸鈣在高溫下生成氧化鈣除去鐵礦石中的二氧化矽,最後生成爐渣。

這個過程,如果是現實中要完成,可以說非常的麻煩,需要太多太多專業性的裝置、知識和工人,根本就不是安楷能玩轉的。

當然如果使用實驗室方法,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製備少量單質鐵,那也是可以的。但問題是這樣的產量很小,遠遠談不上所謂效率。

根本就不可能支援庇護所的發展。

鋁就更是如此了。

前世地球歷史上。

1854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把鋁礬土、木炭、食鹽混合,通入氯氣後加熱得到氯化鈉,氧化鋁複鹽,再將此複鹽與過量的鈉熔融,得到了金屬鋁。1886年,美國的豪爾和法國的海朗特,分別獨立地電解熔融的鋁礬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製得了金屬鋁,奠定了今後大規模生產鋁的基礎。而現代大規模製備鋁,需要用其氧化物與冰晶石共熔電解才行。整個過程包括溶解、過濾、酸化、過濾和灼燒,以及最後的電解,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非常的複雜。、

更要命的是,無論是鐵還是鋁,如果以現代社會的手段去製備的話,需要用到大量的各種化學材料,這些可都是純靠安楷他們幾個人完全無法制作的。

更別說他們也沒什麼真正的化學牛人,最多就是個高中畢業的水平,怎麼可能做到這些事情。

所以就算明知道透過系統生產鋁和鐵會消耗大量原材料,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正比,安楷也沒得選,只能接受這種方式。

礦井平均一小時能產出五個單位的鐵礦石,就相當於是一個單位的鐵,而一個單位的鐵,練一把匕首都做不出來,更別提製作武器了。所以直接去外面拆各種已經早就熔鍊好的金屬其實是最方便的,效率嘛,其實也說不上哪個更高哪個更低。畢竟外出蒐集有風險,而且還需要一點點運輸回來。而在庇護所裡直接開礦,免除了前面的那些過程。

礦井還不知道累,只要一直開著就可以不停工作,就是有些耗油。

“對了,油!”

想到這個問題,安楷又有點頭疼。

油啊,之前還覺得很耐用呢,現在卻漸漸的感覺油開始有些不夠了。

之前安楷他們幾次外出,確實是蒐集到了大量的油料,能提供給發電機發電,能提供給類似礦井這樣的裝置提供動力,能給汽車提供能源……可以說,要說重要性,油在庇護所內來說是最重要的。

這個真的是沒有之一。

通風換氣淨化空氣需要用電,日常生活需要用電,淨水需要用電,太陽燈需要用電,養殖場需要用電,娛樂生活需要用電……而電就是用油來推動的,沒有油,別的不說,庇護所立刻伸手不見五指,氧氣隨時斷掉,淨水隨時用光,糧食立刻失去太陽燈補充陽光。

可以說,只要停電,就他們這群人,一個都活不下去。

好在之前各種裝置用油量其實也並不算太大,主要是用電量還過得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