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回新家,以他自己的腳程,一天的時間足夠。
加上一個瑪麗的話,速度可能稍微會慢一點,但也並不嚴重。
真正拖累他們速度的,還是這一大堆的書籍,結果兩人走走停停,花了兩天多才回到河岸區。
“這裡是你的活動區域嗎?”
走過大橋的時候,瑪麗突然問道。
“不久前才轉移到這邊的,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老城區,在咱們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不遠處的公寓,我其實一直生活在那邊。”
安楷說道。
“為什麼要換地方?”
瑪麗不明所以的問道。
現在大家都在努力求生存,對付喪屍已經很難了,哪有心思搬家啊。
單個的喪屍並不難對付,真正讓倖存者們壓力山大的,一方面是物資嚴重不足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喪屍規模太過龐大。
現如今絕大部分的工廠設施都已經關閉,公路網也已經大部分封閉,倖存者只能透過搜刮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搜刮也是有極限的,一個城市的物資總量總有一個上限,等所有物資都被搜刮一空之後呢?到時候食物藥品和彈藥的問題怎麼解決?
因為各種格言的限制,大家不敢隨便開槍,吃飯的時候也只吃四五分飽,結果就是面對喪屍的時候只能用近戰的方式,身體卻又因為長期無法飽腹而體力匱乏,兩者相加,導致倖存者們在面對喪屍的時候往往險象環生。
喪屍數量太過龐大這個就更不用說了,連軍隊都扛不住。
所以對於一般倖存者來說,怎麼躲避喪屍並找到足夠的物資才是最重要的,搬傢什麼的……重要嗎?在這裡睡和在那裡睡,你告訴我有什麼區別?
對別人沒區別,對安楷來說區別卻太大了。
“這邊的資源更豐富。”
安楷解釋道。
瑪麗的表情更加茫然了。
一般人更喜歡用“物資”來形容那些生活生存必需品,資源什麼的,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安楷卻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自顧自的向前走去。
他已經決定,讓瑪麗加入自己的庇護所。
不是因為喬安娜的那一番話,而是透過他這幾天的觀察。
他不否認,這裡面可能有瑪麗演戲騙過自己的可能,他也不是什麼識人看人的大師,但這種事情總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冒險的,誰又能永遠把別人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
這一路走來,瑪麗一直任勞任怨,而且總會在不經意間站在他身邊,隱隱提供保護。
別的不說,只這一點就很不容易了。
她畢竟是個女孩子,體能不足,揹著一大堆的書本,體力消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