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行動一切順利,收益拉滿,也不過是幾百的人口,和一批食物武器裝備罷了,最多還能多點研發人員,要說收益大嗎,其實還蠻大的。
可代價同樣太大了。
別的不說,對方能轉移這麼多人,各方面肯定就不算差。杜魯特想要擊敗對方——不說能不能,假設能做到——那麼代價會有多大呢?要知道,現在赫爾託的局勢是逐漸糜爛的,奧多那邊還屍骨未寒呢,若是在這件事上損失太過慘重,那麼下一個死翹翹的就是他杜魯特了。
人口的話,哪一方都缺,但如果為了這麼一批沒太大戰鬥力的倖存者,直接損失一大批戰鬥人員的話,那確實是得不償失。
糧食?好吧,有一說一,末日時代大家確實都挺缺吃缺喝的。
但缺少,並不代表就沒有了。
首先說喝,喝肯定是有的,而且絕對不是純淨水或礦泉水那種東西,而是實打實的地下水。否則就杜魯特庇護所幾百上千人的規模,只靠純淨水的話,早就全都渴死了。水源,他們是不缺的。
食物呢?缺,但也不是那麼缺。糧食和肉還有蔬菜水果這些,肯定是不要想了,但地下空間種蘑菇總能種的吧。肉的話,豬牛羊不可能搞到手,那老鼠能不能搞到手呢?老鼠也是肉,自然界的老鼠攜帶各種病菌那是很危險不能吃,可如果是自己養的老鼠呢?只要克服心理難關,老鼠也是很好的食物啊。
所以歸根結底就是,為了這些人口和食物,這就不值得冒險。至於說研發人員,好吧,這東西從來都屬於是有了最好,沒有也不會餓死人的存在。現在和不是大國競賽的和平年代,國家實力和潛力需要大量研究人員來變現。現如今是滿目瘡痍的廢土時代,是外界零下十幾度到處都是輻射塵的核冬天,生存是最首要的,其次才是其他方面。
所以綜合所有因素,衡量收益和代價後,杜魯特果斷的放棄了追擊,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奧多庇護所的遺產上。
至於說法曼,說實話,如果把法曼放在杜魯特的位置上,她肯定就派人追下去了,畢竟法曼手裡不缺人。
可惜法曼離得太遠,反應過來的時候人早就跑沒影了,想追都不可能。
於是法曼也只能把目光放在奧多的遺產上。
這樣,雙方就在奧多庇護所撞到了一起。
打這一仗為的是什麼?
杜魯特最初是為了出氣,為了面子,中期就有些剎不住車了,等到了後期,那不用說,就是為了地盤和資源,以及奧多的遺產。
而法曼,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奧多庇護所的遺產。
雙方的目標一致,且沒有和奧多庇護所作為潤滑劑來緩和局勢,雙方如今直接臉貼臉槍對槍,那自然是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開打就是了。
再說了,兩人原本就是有舊怨的。
這一點,還是馬斯特告訴安楷的。
在末日降臨前,赫爾託的政壇,統共有那麼三大勢力。
其一,也是規模最大的實力,就是以礦業集團為首的守舊派,他們的目的就是挖礦,別的什麼都得往邊靠。杜魯特就屬於是這一派系的,目的也很簡單,便是繼續坐在礦業集團這艘大船上,跟著賺錢,賺更多更多的錢。
其二,是以軍方為首的改革派,他們的目的是發展新能源,挖礦當然也很重要,但卻要在挖礦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加高效、清潔、環保和廉價的能源。比如說煤氣,比如說天然氣,比如說太陽能風能等等,然而這種改革措施,等於是動了保守派的蛋糕,前者當然是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這一派系實力雄厚,因為他們的力量並不侷限與赫爾託,然而在赫爾託本地,他們卻屬於沒有根腳的一派,因此在末日降臨後,也幾乎沒有這一派的成員能夠在赫爾託站住腳。
高層已經全部撤離,撤離不了的,估計也已經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