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十個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別看這一次加入庇護所的足足七百多人,可實際上有資質成為防衛隊員的,滿打滿算也就這麼多了。
就這,還是算上了伊比那一批手下的結果,別看伊比帶來的一百多人是奧多庇護所的戰鬥員,可實際上,無法成為精銳的他們,說白了,比礦工唯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身體狀況更好一些。
論意志力,他們未必能比得上礦工。論槍械本領,有一說一,在這麼一個不禁槍的世界,普通人裡也是有很多槍械高手的,而且這個數字還極為龐大。也就是如今末日時代了,全球人類總數可能只剩下原本的百分之一不到,和平年代的話,民間射擊高手的數量,甚至遠超軍隊。
庇護所挑選防衛隊員,首先注重的,就是忠誠度。
雖說忠誠度只要不是負數,他們就不會背叛庇護所,如果安楷還能用心對待他們的話,這些人的忠誠度還會不斷上漲,最終每個人都能達到很高的程度,那也並非是奢望。但即便如此,第一批防衛隊員,安楷也不願意選擇忠誠度低的。忠誠度低的,還要去培養忠誠度,那倒不如直接找忠誠度高的,連培養忠誠度這一環節都可以省去了。
而安楷定下來的基本要求,是忠誠度大於五十,這也算是一個隱性的門檻了。
系統並未很直接的標註出忠誠度五十以上和以下的區別,但透過系統資訊的查詢,安楷還是找到了相關解釋。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某個人的忠誠度,能保證在五十以上,那麼就可以證明他對庇護所是非常忠誠的。到了這個程度,這人就能為了保護庇護所,而主動獻出生命。假如說有外外敵入侵,所有人都參與防守和戰鬥的話,一旦遇到巨大的危險,那麼為了保證庇護所的安全,忠誠度五十以上的人,就能做出用自己的生命去解除危險的舉動。反之,如果忠誠度不夠五十的人,大機率會選擇邊打邊退,也可能會選擇去尋求更多人的支援,這樣反而容易造成貽誤戰機的結果。
當然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機器人,也不是一條指令下去就無條件執行的傀儡。
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有自我思維的,並非是一旦遇到危險,忠誠度五十以上的人就立刻主動送死,那不叫忠誠,那叫蠢。
這種情況,指的是戰機轉瞬即逝的當口,參戰人員是否有當機立斷做出犧牲的決心,五十這條線,就是一條分界線,只要達到五十以上,包括五十忠誠度的人,就能觸發這樣的效果。
反正安楷目前也不打算立刻和殘存的庇護所直接開戰,所以他並不需要大量的防衛隊員。
既然依舊是以防守為主,那麼他肯定還是撿著忠誠度高的挑。
在忠誠度五十的基礎上,安楷將後續選擇的權利交給了伯納,其實這時候讓伊比來做挑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且伊比本身也已經加入了庇護所,而且忠誠度還非常高,居然有七十多,完全符合安楷的標準。
只不過因為他們要“押送”車輛,所以已經前往了中轉站基地,如今到是已經進入了基地,並且安頓了下來。但安楷還是想要給伊比一段時間的過渡期,更何況伊比本人也表示,對從軍的經歷已經有些厭倦了,他寧願成為一個工人,每天在流水線上工作,也不願意繼續拿起武器戰鬥。
沒辦法,安楷也不能強迫對方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啊。
而除了伊比以外,目前庇護所所有成員裡,也就是伯納在挑人選人這方面更加精通了,所以這個工作理所當然就只能交給他。
忠誠度只是一個基礎,安楷將達標的人列舉出一份名單,給了伯納。
伯納進行後續的選擇。
要求也是多種多樣。
首先要求是男性。
這個不是對女性的歧視,相反,這是對庇護所女性成員的保護。
如今庇護所的男女比例可謂是嚴重失衡,而且不僅僅是現在,事實上從安楷庇護所成立至今,除了最早期他自己活動的時候,那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所謂“庇護所”也只有他一個人,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衡不失衡的問題。在那之後,布朗一家的加入,肯特兄妹五人的加入,庫裡的加入,菲利普的加入,瑪麗的加入,還有後來這幾次收人,男女比例開始迅速失衡,而且缺口越來越大。
庇護所的成員也都是活生生的人,無論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他們對異性都有需求。
而庇護所內如今的女性數量,只要百人左右的規模,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帶著家人一起加入的,具體點說,就是這一百人裡,有三十多人是有配偶,且配偶同樣在庇護所裡的。
這種情況下,這三十個人等於是首先就被逐出的“相親”市場。
剩下七十個人,面對將近七百人的男性,一比十的比例,怎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