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現杜魯特的小動作之後,二話不說就糾集起幾百人的隊伍,開闢了第二戰場。
這一戰,打了整整半個月,到最後連東南方的南·勞森也被牽扯了進去。
最終的結果就是,奧多和杜魯特損失慘重,雖然最終獲得了勝利,也保住了大型庇護所的地位,但卻在人口總數上,和法曼拉開了差距。南·勞森是後期被扯入的,損失卻最為嚴重,當然了,也是因為他實力最弱,導致基本盤險些徹底崩盤,雖然勉強保住了大型庇護所的地位,但整體實力卻最弱,甚至部分較大的中型庇護所都快和其差不多了。時至今日,南·勞森周圍的許多中小型庇護所都還不服他,甚至時有摩擦,這在奧多和杜魯特這邊是不可能出現的。
而當時可以說勢力最為龐大的散人聯盟,結果是徹底被打散。
畢竟同時和三個大型庇護所開戰,那真心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到的。勝利是不可能的,當時散人聯盟的三個首領全部戰死,聯盟也徹底成了一盤散沙,大部分力量被周圍的幾大庇護所吸收,等於是間接補充了大型庇護所的力量。不過在此之前,損失也確實是慘重的。而且經此一役,包括南·勞森在內,參戰的和沒參戰的大型庇護所,基本上也都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不要過度欺壓那些散人。
因為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蹦出來一個散人聯盟來,畢竟赫爾託這樣的大都市,倖存者數量那麼多,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天降猛男突然出現呢?
以上是包括奧多庇護所在內的,第二次的巨大損失。
而這一次,就是第三次了。
兩大庇護所開戰,其實之前一直還算是比較剋制的,所謂對峙,更像是一種因為面子問題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包括交界處的雙方戰鬥員在內,大家都沒有真的去拼死戰鬥。可能也是因為這種心態,導致交界處的戰鬥員,對於杜魯特庇護所的突襲並不敏感,結果就導致如今的這一場“災難”,幾十人的死傷,三處據點的毀滅,比之前杜魯特庇護所的損失還要大。
而且上一次,杜魯特庇護所的損失,裡面的門門道道太多了,任誰看也會覺得這裡面有幕後推手的存在。
但這一次,誰都知道,這就是杜魯特的命令,就是杜魯特一方發動的攻擊。
於是乎,原本對峙的形式,等於是一夜之間就發生了變化。
甚至可以看做是兩大庇護所之間正式開戰的訊號。
這一點,從奧多庇護所內連續兩天都在從地下礦井裡往外帶人就能看得出來。這些“苦力”倖存者,原本就是礦工而已,是勞動的機器。但隨著戰鬥隊員不斷死傷,奧多開始將礦功裡身體強壯的人拉出來,給他們裝備武器,送上戰場,來彌補人手不足的窘境。
至於說這些人為何能心甘情願的參戰,原因也很簡單,但凡能被選中的,基本上都是有家人在身邊的,奧多許給了他們好處,表示只要他們願意參戰,不管結果如何,當他們走出礦井的那一刻,他們的家人都會直接變成奧多庇護所的正式成員,徹底脫離礦工的身份。
這一條,就讓最少兩百個男人心甘情願的為奧多戰鬥。
而這一切,都看在肯特的眼裡。
他知道,自己該行動了。
當然,行動是要講究策略的,而不是直邦邦的衝上去表示自己想“叛逃”,那恐怕最後的結果也好不到哪去。
好在他在奧多庇護所滿打滿算也快兩個月了,對這裡的佈局已經非常熟悉,之前消防隊還在的時候,他利用職務之便,已經悄悄將奧多庇護所的內部巡邏路線和換班時間已經全都搞明白,而且全部是光明正大看來的,畢竟他當時的工作是要將庇護所的安全隱患全給消除掉,除了極少數的地方確實沒有隱患,或者是太過重要而不放心肯特進入以外,整個庇護所,超過八成的地方,他都已經非常瞭解。
而這給他的行動也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不過喬尼是個問題。
“我最近有點睡不著,能不能給我開幾顆安眠藥。”
吃完午餐,肯特來到藥物發放地點,不同於其他物資是直接配給的,藥物只能過來申領。如果沒有合理的要求,一般庇護所成員想要申請到幾顆藥的難度並不低,但肯特好歹是個隊長啊。雖然他已經主動解散了消防隊,但奧多並沒有扯掉他的職務,也就是說他現在屬於是光桿司令,手底下只有一個人。
但隊長就是隊長,隊長正常情況下能享受到的所有待遇,他都能享受到。
因此負責發放藥物的人根本問都沒多問,直接給肯特開了五顆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