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針對散人的,而是針對那些中小型庇護所的。
相比散人倖存者,這些中小型庇護所,凝聚力相對來說更強,實力也更強,如果奧多真的無法保持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力的話,那麼他們……為何不嘗試著取而代之呢?這也是為了明明麾下有各種中小型庇護所,奧多一開始卻壓根沒有動用這些人手的原因。
其實就算是傻子都明白,將這些中小型庇護所消耗一波是個不錯的選擇,既能降低自己一方的損失,還能削弱下面人的實力和野心。然而如果繼續往深一層去想的話,似乎又沒那麼簡單,上面人能想到的,下面人難道想不到?誰也別當誰是個傻子,哪有人真的會蠢到會給別人當槍使?
強行“徵兵”的結果,恐怕就是下面的中小型庇護所藉著這個機會直接跳反,屆時兩面包夾升級成內外勾連,局勢會更加艱難。
現在這種情況固然是危險的,但在奧多庇護所的地盤裡,起碼的秩序還是存在的。那些下屬的中小型庇護所目前還保持著觀望狀態,對於奧多庇護所下達的一些不輕不重的命令,也都在很好的執行著。
他們當然不會急匆匆跳出來,傻嗶才會這麼做。能在末日活到現在的,基本上就沒有真正的傻子,大家只會觀望,如果奧多庇護所挺過這一波,那麼大傢什麼都不會說也什麼都不會做,該吃吃該喝喝,有事不往心裡擱,反正天塌下來也有大個子頂著呢,輪不到他們操心。可如果奧多挺不過去,那到時候誰說了算,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肯特窩在庇護所內,對外訊息嚴重滯後,奧多也沒有再開會,所以肯特只是知道一些奧多不斷調整人員派遣戰鬥員的訊息,至於說外界的情況到底如何了,他也只是知道個大概而已。不過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短短一週左右,庇護所內的氣氛就變得無比壓抑,而外面的情報,也斷斷續續的傳遞回來。
情況,貌似很不妙。
奧多庇護所的損失,正在迅速變大。
因為肯特一直沒有外出,所以非常具體的交戰情況他並不知道,他只能從其他人口中得到一些訊息,或者是喬尼出去幫他打探。但為了不讓奧多懷疑,他從未真的囑咐過喬尼去做什麼,只是全憑喬尼自己的意願去做,所以他得到的訊息都是很簡單粗略的那種。
比如說,奧多庇護所前天損失了十個人,昨天損失了二十個人,大前天損失了十五個人……就類似這樣的訊息。
具體怎麼損失的,在哪裡損失的,他全然不知。
但他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奧多庇護所已經無比緊張起來。
庇護所內部的戰鬥隊員越來越少,只剩下一個大隊還守護在這裡。其中還要分出一支中隊外加一支小隊,去看管地下的苦力。
苦力都在會所正下方的礦井裡工作,即便是此時此刻,也毫不停歇。
赫爾託這座城市,就建立在一大片礦區之上。
這裡在五十年前還只是一個小山村,當時的聯邦礦產中心還不在這裡,而是在西北方的另一個行省裡,聯邦政府十三個行省中,赫爾託所在的這個行省,原本是比較靠後的,各種資源都不夠豐富,只能說條件非常一般。
直到五十年前在這裡發現了超大型鐵礦,並且西北方的工業重鎮礦產資源逐漸枯竭後,這裡才迅速發展了起來。
只用了五年,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變成了一箇中型城市。
然後又過了十多年,這裡就成了一座人口數百萬的大型城市。
直到十年前,這裡的人口正式超過了一千五百萬,成了一個在這個世界都算得上是超大型的城市之一。
而經過五十年的開發,赫爾託城市下方的礦脈,其實早就已經被挖的差不多了。
當然不可能全部挖完,邊邊角角的地方總是有一些殘留的,只是因為開採難度太大,收益不成正比,所以開發的重心逐漸轉移。
不過這地方的礦產資源確實是太豐富了,不僅僅是鐵,銅、鋁、煤,這些礦產資源都很豐富,而且也沒有離開赫爾託太遠,就在周圍的群山之中,所以這座城市本身並不會因此而荒廢,只是腳下原本最早的礦井,卻是被人們遺棄了。人們不斷在已經廢棄的礦井之中加入各種支撐物,夯實地基,然後不斷的建造和擴大這座城市。
奧多庇護所的下方,深挖幾十米,就能夠打通一條礦道,然後讓苦力們住進去,在裡面生活和工作,人工開採那些曾經被人們遺棄掉的邊角料。
那些原本已經被人們完全看不上的“垃圾”,在如今這個時代也變得有價值起來,而且開採成本很低啊,不需要能源,不需要機器,只需要一些人工就行。反正都是苦力,提供一點食物就可以了,成本可以說已經被壓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