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交易,肯特等人一共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
帶回來大量物資的同時,還帶回來兩個訊息。
一個好訊息,一個不知道該說是好還是壞的訊息。
其中好訊息是,此次交易非常的成功,兩個庇護所都拿出了大量的材料。只不過珍惜材料沒多少,大多是一些相對普通的材料,比如說鐵,鐵還有鐵。
在赫爾託,鐵可能是除了石頭以外最不值錢的金屬材料了,別的不說,就那些大型工廠,裡面的鐵就多到用不完,隨便撿就是一大堆,安楷庇護所自然也是需要的,所以赫爾託的兩個庇護所,都不約而同的選擇用大量的鐵進行交易。結果就是鐵太多了,多到兩輛車一次都拉不完,而且不僅拉不完,甚至需要往返多次才能將所有的材料運送回來。
雖然庇護所目前有好幾個鐵礦井在開採鐵礦,但肯特他們拉回來的鐵,都是熔鍊好的,就算是已經使用過的,但是沒有關係,提供能直接將這些奇形怪狀的鐵直接變成系統規定的鐵錠,這個過程只需要一瞬間。也就是說,安楷省下了熔鍊的時間和大量的煤炭,總的來說好處還是大大的。
這對他建設地鐵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方便。
而不知道好壞的訊息呢,則是關於馬斯特庇護所的。
其實那個庇護所並不叫馬斯特庇護所,馬斯特也不是庇護所的首領,他只是和肯特的地位相當,是一個庇護所的武力代表。
事實上,就以現在這個環境,庇護所也根本不用起什麼名字,大家連聯絡都只能靠人工和載具來現場對話,甚至能使用電臺這種裝置的庇護所都寥寥無幾,所以只要不認錯自己的交易物件,自己給對方隨便起個稱呼加以區分就可以了。
之所以將那個庇護所稱之為馬斯特庇護所,只是因為肯特和菲利普他們,第一次就是和馬斯特交流的。
所以就給對方的庇護所起了這麼個名字。
而真實情況如何呢?
這一次去交易他們才知道,原來馬斯特已經不再那個庇護所了。
問前來交易的人員,對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說,對方乾脆就不願意告訴他們真想。
肯特也不可能硬問,所以只能不再關注這個問題,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交易上。
至於說為什麼說這個訊息不知道該說是好還是壞呢,主要還是肯特對馬斯特的感官不錯,兩人簡單交流過一次,但當時負責交易的菲利普,卻覺得馬斯特是個很豪爽的漢子。豪爽的人,不代表沒心眼,但可以肯定的是,豪爽的人不會耍小心機。能稱之為“豪爽”的“好漢子”,就說明對方的人品多少是有保證的。
當然這只是菲利普的感覺,並且得到了肯特的認可,到底馬斯特是個怎樣的人,他們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
但畢竟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在,所以能將馬斯特逼走的人,在他們內心,就天然有了不好的形象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