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鐵一期工程全線貫通的那一刻,安楷只想大聲呼喊出來。
太不容易了。
雖然整個建造過程並不算累,也不需要他親手去挖石頭,但這段時間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爭著搶著和時間賽跑,還是讓他多少有了些心理壓力。
如今地鐵貫通,心理壓力迅速消散,接下來就只等肯特他們的滲透行動初成效果了。
之前計算的時間,是有四個月,也就是兩個月的訓練期,和兩個月的滲透期,但考慮到地鐵這一邊要建造一個基地,還要在關鍵時刻能給兩支小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安楷便主動壓縮時間,將四個月壓縮到了兩個月,工作量陡然翻倍,這才是他壓力驟增的主要原因。
不過好在,現在地鐵工程總算是完工了,而且這個位置,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處於赫爾託的郊外。
就是那種近郊,類似城鄉結合部的地方。
考慮到赫爾託的規模,即便是近郊,其地下設施恐怕也在城建的統一規劃之中,所以這個問題是要稍微考慮到的,不能說建庇護所,建著建著,直接把半拉牆給建到赫爾託的地下設施裡吧,或者憑空出現一面牆,直接將原本的地下設施給從中間截斷掉什麼的,都不太合適。
這就需要安楷在建設基地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小心謹慎,多用模型去探探路。
模型帶來的“透視”,是無關光線明暗的,只要模型放下去之後,模型所在地有阻礙,就都會被模型給用類似掃描的方式掃出來,而且根據密度不同,還會進行簡單的區塊劃分,所以若是頭頂上恰好有一處地下設施,而且恰好有一個人的話,那麼模型只要放上去,就能立刻把這個人給顯示出來,只能說是非常的方便。
而近郊的這個位置好處在哪呢?
其一,運輸材料方便,以後這一處基地,就是庇護所的主要工業基地了。
所有重工業生產方面,包括金屬材料的熔鍊和回爐,也都會在這裡進行。
那麼原料的採集和運輸,就不能太麻煩,要真的弄在赫爾託城外十公里處……其實也不是不行哦,但這種時候,就是運途越短,效率越高,越是在地面上活動距離長,就越是有危險。另外,和赫爾託本地人的交易也要考慮到這一點,距離太近也不太好,那樣很容易被對方直接抓住他們的方位。當然後者是暫時的,只要庇護所能成功攻略赫爾託,就算只能攻略一部分,收納一部分的倖存者,局勢也會迅速扭轉,最起碼能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其二,則涉及到一個地下結構的穩定性的問題。
赫爾託這樣的城市,地下結構也是非常複雜的,建設之初,建造者們便早就計算好了各種承重結構的問題。安楷不希望自己在地下建造庇護所的時候,冒冒然破壞掉那些承重結構,如果一個不小心,導致上面一棟高層建築倒塌下來,就算是系統建造的庇護所,也有扛不住的可能,那麻煩可就大了。
郊區不同,郊區的話,建築物的整體高度沒有那麼高,就算倒塌也不算大事兒。
總之,這個位置並非是安楷專門計算後得到的數字,他只是知道赫爾託距離自家庇護所大概一百公里的樣子,然後確定方向,一路建造過去就OK。
能大概落到近郊的位置,對他來說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看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九點,安楷不準備繼續弄下去了。
地鐵一期工程全線貫通是個值得慶賀的事情,明天吧,他要在庇護所內舉辦一個慶祝活動,專門用來慶祝地鐵線貫通的事情。其實這個活動意義真心不大,不是說活動本身,而是針對這一次的慶祝主體,這條地鐵。
這條地鐵看上去是很誇張的,但卻和庇護所的成員們沒什麼關係。他們除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外,就再沒有做其他工作。
整個地鐵的設計、建造、連通都是安楷自己完成的。
沒有付出辛苦的勞動,大家可能就會對慶祝並沒有足夠的熱情,當然了,如果安楷捨得給大家好好吃一頓肉的話,那麼大家的熱情肯定是有的。
說到底,這一次活動,安楷主要是給自己辦的,同時呢,也等讓其他人知道知道這個地鐵存在的事情,目前庇護所內知道這件事的人還是不多,除了一個在中轉站工作的年輕人以外,還有就是兩支防衛隊,瑪麗和伯納等人知曉了,以後地鐵一定是會長時間利用起來的,庇護所目前的成員,有一部分也會分化到其他基地之中,所以提前讓他們知曉地鐵的存在,想來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