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10.中轉站詳解 (1 / 2)

列車鐺鐺前行,不多久,一成不變的隧道盡頭,就出現了一大片光亮。

然後一個不算大的站臺,便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這個站臺只有數米長,寬度也只有三米多,旁邊是一扇巨大的鋼鐵門,其大小,身著能將整個列車一點點塞進去。

列車停穩,眾人下車,魚貫進入中轉站。

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周圍分佈著一扇扇門,這些門後面的空間,有些已經被安楷安排了其作用,有些卻還閒置著。

“它們之中大部分都是倉庫,以後這裡將會是載具和武器的主要生產基地,這些倉庫分別用來存放各種材料和武器彈藥……”

安楷一邊走,一邊給眾人介紹著。

一行人在一樓走了一圈,旋即上了二樓,二樓大廳的面積和一樓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不再是圓形,而是方形。

“這裡是載具零件加工中心,載具生產比較複雜,直接整車或者整機制造不太現實,所以我就將這裡安排成了零件生產的地方,零件生產好以後,直接送到頂樓,然後進行組裝,成為全新的載具。”

其實系統製造,從一開始就是可以分開進行的。

以汽車為例,一輛汽車有多少個零件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十分確切的標準答案。

從系統內看的話,分為兩種模式。

其中一種是簡約模式,就是整車製造的那種,系統會直接標出汽車的大體組成部分,比如說車廂、底盤、懸掛、動力、內飾、制動……等等,都是以一個個大的部分組成的,具體每個部分裡面還有多少零件,就不會一一顯示了。只會告訴安楷需要多少材料,他準備材料,系統操控生產線自動生產就行。

而另一種模式,則是細分模式,就是能夠將所有零件都展示出來,如果安楷是一個汽車製造的高手,或者說他非常瞭解汽車的話,甚至可以在系統層面修改模型,對即將製造的汽車進行個人的DIY作業,或者也可以針對內飾,進行專門的裝修和佈局。

而在細分模式下,一般的轎車,是由1萬多個不可拆解的獨立零部件組裝而成。而部分結構極其複雜的特製汽車,其獨立零部件的數量甚至達到了2萬個之多,及其誇張。

當然,汽車的零部件數量越多,並不說明汽車的效能越好,反而意味著它的可靠性會更加難以保證。好在系統製造方面,一直以來都可以讓安楷非常的放心,就算是零件超過的汽車,本身的穩定性也能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程度。不過怎麼說呢,大體上的對比還是不會出現偏差的,反正是越複雜的東西,出錯的機率肯定越大就是了。

安楷曾在細分模式下,大概看過汽車的組成,不說別的,光是一個發動機,就讓他看的頭皮發麻。

光是冷卻系統裡,一般就有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的多個部件組成。潤滑方面則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