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所說的三點都很重要,除了第三點因為系統的存在,不需要考慮以外,其他兩點也都是安楷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是塑造自己偉光正的形象,同時和儘可能多的倖存者建立聯絡,並且在能幫助對方的時候施以援手,等合適的時候,將對方的庇護所直接吞併,幾類人手,最終為應付變異喪屍和幕後黑手做準備。
另一個就是那些材料了,庇護所這邊目前材料總量不缺,因為大量的鐵鋁煤不斷開採出來,這些材料他如今是越攢越多。但也有些本就比較稀少的材料,卻眼中短缺。像是前文提過的綠寶石裡蘊含的鈹,庇護所就很少。而類似這樣的化工原料,愛蘭塔是很多的,那邊甚至有化工原料生產基地,比如說合成氨,在愛蘭塔就多到數不清。
氨的用途不小,是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聯邦中,約有80%氨用來生產化學肥料,20%為其它化工產品的原料。氨主要用於製造氮肥和複合肥料,例如尿素、硝酸銨、磷酸銨、氯化銨以及各種含氮複合肥,都是以氨為原料的。氨作為工業原料和氨化飼料,用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硝酸、各種含氮的無機鹽及有機中間體、磺胺藥、聚氨酯、聚醯胺纖維和丁腈橡膠等都需直接以氨為原料。
而以上這些各種化工產品,同樣有很大的作用。
這個就不展開來細說了,否則幾萬字也說不完的。
總之,愛蘭塔那邊的材料,對庇護所來說也很有用。
這對庇護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交易機會。
因為愛蘭塔和赫爾託的情況類似,工業發達,採礦業發達,農業就肯定不太行。
末日降臨前,愛蘭塔和赫爾託一樣,依靠購買糧食來維持城市的運轉。比赫爾託好的是,愛蘭塔作為港口城市,航運非常的發達,糧食蔬菜水果等農貿產品直接落地,還能省一筆路上運輸的花銷。但因為愛蘭塔交通太過於便利,結果當末日降臨的時候,大量人員外逃,帶走了許多的食物。
加上愛蘭塔本身也是核武器打擊的目標之一,地下也已經因為多年採礦而被掏空,結果核彈頭落下來的時候,整個城市大面積塌陷。
好在那些化工工廠本身建造在空腔以外的地方,沒有跟隨城市一起落入地底,但愛蘭塔本身也因此損失慘重,遠比安楷他們這邊損失要嚴重的多。
因此本就不多的生存資料,也被毀傷殆盡,本就不多的倖存者,更是十不存一。
好在,也因為航運發達,所以當時有幾艘不曾離開的貨輪臨時將倖存者們帶到海上,躲過了核武器的第一波打擊。
而後的衝擊波,造成了其中三艘船沉默,海嘯又摧毀了兩艘,最後剩下一艘噸位最大的船,勉勉強強在核爆炸之後回到愛蘭塔。
不過等貨輪靠岸後,也逐漸進水觸底,再也難以航行。
而這些當時被救下來的人,就成了如今愛蘭塔的主要倖存者,他們倒不像赫爾託那邊分成了很多的小型庇護所,而是數百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努力,在一處沒有塌陷的礦洞裡生存了下來。
他們改造了礦洞內的環境,安裝了空氣清淨機,安裝了淨水器,還安裝了防護門,並且從已經成為廢墟的城市裡,找到了幾十件防護服和各種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