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秘書對瀨戶浩之說道:“既然市場上已經有了混動軒逸計程車,那我們直接去找司機師傅談,以咱們公司的名義將他的車長期包下來好了,只要我們能夠保證我們包車之後,他每天的收入不低於現在的收入,我想應該沒有哪個計程車司機會不同意吧?”
“……”
這一刻,瀨戶浩之真的覺得自己就是傻瓜,他甚至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對啊,這不就是長租車麼,這麼簡單的辦法我怎麼就沒想到?
秘書說的沒錯,只要自己能夠保證司機的收入比之前略高,司機為什麼會拒絕?
畢竟,開計程車也是很累的,要在路上不停的跑,但如果是單位的長期租車,那就沒問題了,司機師傅每天的工作量可能還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但收入卻還能比之前高一些……這樣的好機會,可不多。
這一刻,瀨戶浩之覺得自己的臉上火辣辣的,不過很快,他就調整好了心態:秘書是做什麼的?不就是負責幫自己查遺補缺的麼,現在看來,自己這個秘書很負責、工作做的很好。
想到這,瀨戶浩之點頭道:“很好,就這麼辦吧,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去安排一下……唔,你們國家的計程車司機,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是多少?”
“大概在5000塊RMB左右。”
“也就是說這些駕駛混動版軒逸的計程車司機,每個月的收入在7000左右?”瀨戶浩之想了想,說道:“這樣的話,去找兩輛混動軒逸,保證司機師傅每個月的收入有8000塊RMB。”
秘書猶豫了一下,說道:“8000……會不會有點少?”
“……”
瀨戶浩之沒有說話,卻是疑惑的望著自己的秘書,意思很明顯: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之前好像聽那個計程車司機說了一嘴,說他們要定期透過一個什麼軟體,將車輛的執行資料上傳給華騰集團,這也是華騰集團每個月會額外給他們補貼的原因,”秘書解釋道:“雖然我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但如果我們這麼做了,很有可能會導致計程車司機們上傳的資料與之前上傳的資料出現較大的偏差……”
瀨戶浩之明白自己秘書的意思了:就是自己給出的好處太少,不足以讓那些計程車司機們冒那麼大的風險唄。
如果站在計程車司機的角度仔細一想,也是,自己現在都有每個月7000塊錢的收入了,現在不過是多了1000塊錢的收入,卻一下子多了不少的風險,好像是有點划不來……
而顯然,自己的這個華夏籍秘書更熟悉國情。
想到這,瀨戶浩之謙虛的向他問道:“那麼你認為多少比較合適?”
秘書琢磨了片刻,說道:“我覺得如果能夠保證司機們每個月能夠拿到一萬塊錢,應該值得他們冒這個險了。”
“一萬塊錢是吧?”瀨戶浩之連個磕絆都不帶大的,當即點頭道:“沒問題,就這麼辦吧。”
像是這種事情,最多長包兩輛車就足夠了,兩輛車,再加上額外的油費以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年下來也就是30萬RMB左右的成本。
而對於偷油獺這種規模的巨頭級企業來說,若非這件事極其特殊,一年30萬的成本的小事情,根本就沒有資格被送到瀨戶浩之的面前。
至於自己的秘書會不會從中撈點兒好處,瀨戶浩之根本就不問,一方面,他不在乎自己的秘書會不會則麼做,而另一方面,如果身為自己的秘書卻能夠將每個月一兩千塊錢的好處放在眼裡,瀨戶浩之就覺得這樣的人根本就到不了自己的身邊。
————————————
張起航可不知道偷油獺已經悄悄的準備挖自己的“牆角”了,而敲的是,回到華騰集團的他,現在也在關心混動版軒逸的問題。
看著混動版軒逸上個月的銷售資料,張起航有些驚訝:“嚯!都賣了2000多輛了?”
一個月賣掉了2000多輛,這著實是超出了張起航的想象,要知道,張起航此前最樂觀的估計,也不過是每個月1000輛上下,可現在,這款車著實給了張起航一個不小的驚喜,而更讓張起航驚喜的是,後面還有超過一萬輛的訂單——沒錯,混動版軒逸積壓的訂單,就是超過一萬輛。
馮國慶老爺子笑的都眯起了眼睛:“這已經是咱們混動系統最大的產能了,之前江河還跟我說呢,要不要想想辦法,再增加一些產能,我也在猶豫呢,畢竟國內計程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就只有那麼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