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是價格有點高,單價要3200萬美元。與MQ9“死神”效能相近、甚至還略有超出的國產雙尾蠍A的價格是多少?
有說200萬RMB的,有手300萬的,也有說是500萬的,但不管是200萬、300萬還是500萬,都還遠不如MQ9的一個零頭,一架MQ9可以買大幾十架的雙尾蠍了,到時候堆都堆死你!
張起航的話,讓眾人猛然反應過來:對啊!我們是不是傻了?相比於日常使用成本,以海事監理為代表的使用者肯定是更在乎航程、載荷這些技術指標。
而且張總說的是,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步的熟悉新型航空複合材料的效能,並且加以應用。
想通了這一點,鮑里斯·斯維特洛夫整個人都激動起來,他立刻應道:“如果是這樣,那這個專案我們能做!”
“那就這麼說定了,幹!”
說到這,張起航心中忽然一動,向一眾老毛子們問道:“諸位,如果對這個外形進行放大,做到10噸左右,能不能搞出一款最大航程在13000至15000公里的無人機?”
聽了張起航的這個要求,看了看投影幕布上的簡圖,鮑里斯·斯維特洛夫沉思了片刻,方才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飛機的整體尺寸就要和美國人的‘全球鷹’差不多了,這麼大的尺寸,機翼的製造是個很大的難題……”
“不不不,鮑里斯,這個飛機的機翼製造難度並不大,”鮑里斯·斯維特洛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來自伊留申設計局的亞歷山大·伊萬諾夫打斷了:“美利堅‘全球鷹’的翼展要差不多36米,單側機翼的長度差不多是17米,所以製造難度才會這麼大。
可你看張總給出的這個示意圖,咱們這款‘雙尾蠍’無人機的機翼其實被分成了四段,每段機翼的長度也就8米左右,以咱們現有的技術,很輕鬆的就可以做出來,沒什麼難度,材料方面也沒什麼問題。”
嗯?
鮑里斯·斯維特洛夫聞言,急忙看向投影幕布上的線圖,這才用力的一拍腦袋:瞧我這腦子!
整個機身從左到右,分別是左機翼、左發動機/起落架艙到機身的機翼段、機身到有右發動機/起落架艙的機翼段、右機翼,可不就是四段機翼麼,相比於單機身、並且發動機位於機身尾部的RQ4“全球鷹”,“雙尾蠍”的這個設計方案,確實是極大的降低了飛機的整體制造難度。
“亞歷山大說的對,確實可以做,”反應過來的鮑里斯·斯維特洛夫當即點頭:“如果只是放大版的雙尾蠍、採用螺旋槳動力的話,要差不多1000千瓦的動力就能保證飛機能有超過350公里的時速,不過這麼大的自重,最好是使用渦槳發動機,能大幅度降低飛機的自重。”
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功重比一般也就1.1:1左右,想要保證1000千瓦的功率輸出,發動機本身的重量就要差不多900公斤,可如果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發動機本身的重量就IU輕多了,也就200多公斤,等於單單是動力系統就減少了600多公斤的重量,如果把這600多公斤的重量全都拿來裝航空燃油,能飛好遠呢。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