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張起航語氣一轉,說道:“馬特維延科先生,也請您理解我們的難住,畢竟貴方之前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的表現確實是糟糕了一些。”
聽到張起航這麼說,瓦連京·馬特維延科也是不由的嘆了口氣,卻還是點頭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對於現在只能算是勉強維持的伏爾加汽車製造公司來說,7000萬美元確實是一筆鉅款……”
說到這,瓦連京·馬特維延科沉吟了一下,婉轉的表態:“這樣,我們的合作協議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達成的,我們可以先學習一下貴方此前在沒有這套自動檢測系統的時候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的,我想這個技術對於我們而言恐怕更有意義。”
瓦連京·馬特維延科的話音一落,包括謝爾蓋·舍斯塔科夫在內的伏爾加汽車製造公司的其他人也都是情不自禁的點頭,覺得自己總經理說的再正確不過了,沒錯,對於現階段只能勉強維持的伏爾加汽車而言,相比於花7000萬美元引進一套組裝工序自動檢測系統,還不如琢磨一下華騰集團此前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的更合適。
聽到這話,張起航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欣慰的點頭道:“當然沒問題。”
畢竟,裝置是死的,轉變思想才最為重要,如果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真的想學華騰集團的那套生產現場管理制度,張起航也絕對不會介意,但問題是,老毛子會捨得對普通工人這麼大的讓利?
反正張起航是不看好。
不看好歸不看好,既然瓦連京·馬特維延科有心想學,張起航自然也不介意。
…………
接下來,雙方默契的避開了這個話題,轉而關注起了整個總裝生產線的運轉過程,華騰工業集團這條高度自動化的總裝生產線,讓老毛子們不由得嘖嘖稱讚——雖然老毛子們自己用的傢伙什都是老掉牙的,但他們還是識貨的,看著那些先進的生產裝置,老毛子的眼中那叫一個羨慕。
尤其是到了後面,看著每隔66秒鐘就有一輛凱越小汽車從生產線上被人開下來,看的老毛子們震撼無比,甚至還有人不相信,親自拿著表卡了一下時間,最後不得不承認,張起航此前沒有說謊,華騰工業集團的這條總裝線的生產節拍就是1分06秒,一點都不帶差的。
1分06秒啊,只需要66秒就有一輛小汽車走下生產線,這個現實,看的瓦連京·馬特維延科、謝爾蓋·舍斯塔科夫等人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瓦連京·馬特維延科更是忍不住向張起航問道:“張先生,您之前說你們這條生產線是你們華夏自己研發和生產的,那這條生產線的價格應該比國際上的同型別產品便宜吧?”
什麼意思?
在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那套自動檢測系統之後,老毛子又盯上了這條總裝線?
這倒是好事!
張起航點點頭,也沒有跟瓦連京·馬特維延科繞圈子,痛快的說道:“這個倒是沒錯,這條總裝線的價格,只有國際同等技術水平汽車總裝線的40%左右,摺合成美元大概是2500萬左右的樣子。”
2500萬美元?
瓦連京·馬特維延科愣了一下,忍不住問道:“2500萬美元,也不便宜啊,我沒記錯的話,歐洲同型別的汽車總裝線,似乎也就比這個價格略高一些,大概3000萬美元上下的樣子。”
“您說的沒錯,我們之前也在歐洲和美國考察過,”張起航並不否認這一點:“但我說的這個價格,最大年總裝能力35萬輛,而歐美同等價格水平的生產線,最大的年總裝能力只有不到8萬輛,對吧?”
35萬輛?
老毛子們先是倒吸了一口氣,但隨即,在仔細計算了這個生產節拍之後,他們就不承認,確實是這樣,而且這還是按照每天生產20個小時來計算的。
】
而歐洲那邊的情況,他們也清楚,自己之前瞭解過的那條價值2800萬美元的生產線,確實就是按照年生產10萬輛車設計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華騰工業集團的這條生產線確實是很便宜。
算明白了這筆賬,瓦連京·馬特維延科點點頭,說道:“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但是張先生,您也知道,我們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的規模不能跟你們比,所以,一條年產能35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對於我們來說是嚴重的浪費,如果我們只需要引進一條年產能8到10萬輛車的生產線,價格是多少?”
對於瓦連京·馬特維延科的這個問題,張起航笑了笑,沒有回答,若是向瓦連京·馬特維延科反問道:“馬特維延科先生,看我們這條生產線,你就沒發現一些不尋常的東西嗎?”
瓦連京·馬特維延科愣了一下:不尋常的東西?什麼不尋常的東西?
但是下一秒鐘,他的童孔就勐然一縮:剛剛從自己眼前經過的,是一輛自己不認識的車!
他不知道這個車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型號,但他很清楚,這個不是伏爾加汽車廠計劃引進的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