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能夠這麼快認識到這一點,張起航很欣慰:“你說的沒錯,不過我再給你補充幾點,你聽聽有沒有道理。”
竟然還有其他的問題?
江河愣了一下,連忙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您說。”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配套廠的品控和員工惰性問題,”說到這個問題,張起航的表情變的嚴肅起來:“老江你應該很清楚,作為內部配套廠,配套廠的員工很容易養成有一種‘哪怕我們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差了點,成本比外部供應商的同類產品高了點,可總公司也會採購我們的配套產品的,否則原材料的錢都花了,產品也生產出來了,總不能丟了不用吧?真丟了的話,那可是我們自己的錢’的心態,長此以往下去,不但配套產品的品質會下滑,甚至員工的心態也會成為大問題。”
江河的眉頭也不由自主的跟著擰緊了:仔細一想,還真是張經理說的這麼回事。
如果這批產品是外部配套企業提供的,那當然沒話說,有瑕疵?你給老子按照合同的要求拉回去!並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給我一批提供符合我們要求的產品,不能耽誤老子的生產,另外老子鄭重的警告你,只此一回,下不為例,再有下一次,老子就更換供應商!
這話措辭嚴厲的話一出口,配套企業不但得乖乖的將有瑕疵的產品拉回去,還得小心翼翼的賠禮道歉,怕失去了金主爸爸。
可如果這批有瑕疵的產品是內部配套企業生產的,還能這麼幹嗎?
恐怕比較難。
作為內部的配套廠,很多時候配套廠的工人都有一種你說是破罐子破摔也好、你說是肆無忌憚也好的心態,就像是經理說的那樣:原材料是總公司花錢買來的,總廠要求的蓄電瓶的規格是6v5ah的,這次我們一個沒注意,給搞成6v4.5ah了,可哪怕我們生產的產品稍微有點問題呢,你們難不成還能不用?如果當真不用,那損失的可是公司的錢,我看你們能狠的下這個心?
一次兩次沒關係,時間長了,那可就給慣出毛病來了。
而作為總公司來說,他們也面臨著兩難的境地:放棄這批有瑕疵但尚且能用的配套產品不用?那確實是太可惜了,畢竟產品也不是不能將就;可就這麼用了?又怕以後工人們養成了不好的心態,兩難啊,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是這麼回事。”
江河緩緩的點點頭,不得不承認張起航說的有道理。
“你以為這就完了?”張起航接著說道:“還有個最要命的地方呢。”
“還有?”
江河瞪大了眼睛,他實在是無法想象,怎麼可能還有致命的問題的。手機使用者看起航1992請瀏覽,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