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顏有些慚愧的對廖凡說道“廖凡老弟,對不住了,我也沒想到這幫人如此無恥”
廖凡搖了搖手,他很明白,這和嚴顏關係不大,明顯還是有人在官員中挑撥離間,比如那大鴻臚,他們又不相識,今一見面就苦大仇深的,這不是有人先說了啥,他自己都不信。
“嚴將軍,客氣了,這事與你無關,不過您能說說那大鴻臚是何方人士?”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知道,這老頭到底是何來頭。
嚴顏似乎不太願意說這人,不過還是緩緩說“此人姓王單名允,字子師,以前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
嚴顏話沒說完,廖凡心中一陣“窩草!!!”他穿越到漢末,王允應該是他碰到影響歷史最厲害的人物,歷史上王允在密謀刺殺董卓前,為人可以說可圈可點,絕對算的上一等一的好官。
可自從王允和士孫瑞、楊瓚等人,聯合呂布殺死董卓後,便開始居功自傲,誰的話也不聽,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功臣。甚至蔡邕為董卓發出了一聲嘆息,最後也被王允關入大牢,最後鬱鬱而終。
對如何安排和處理董卓的舊部時,更是反覆無常,態度極不慎。最後被李傕和郭汜聯合涼州兵,攻下長安,不過最後呂布逃走時,讓王允一同逃走,他不願意。
他對呂布說道“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靈,能賜福社稷,保佑我們的國家平安無事,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我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以死來報效朝廷。皇上年紀幼小,少不更事,只能靠我們來輔助他。”
“國家遭受如此災難,如果棄下皇上,只顧自己逃命,我實在是不忍心。況且,我身為宰相,不僅不能使國家平安無事,反而導致逆賊的反叛,我的責任重大啊!請你出城以後,多多鼓勵關東豪傑,要常常念及皇上!”說完,便扶著漢獻帝逃到宣平城樓。
後來被處以極刑,卒五十六歲。說實話,廖凡對歷史上的王允並無惡意,甚至感覺此人也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人,可以說是出色。
年少一腔熱血,幫助百姓,除去為禍鄉里的禍害,自己一步步爬到中央集團,最後出謀劃策殺死董卓,這一切難道還不能讓人膨脹嗎?
平心而論,自己如果也這樣了,難道不會膨脹?最後用死來明志,也算是懸崖勒馬。
可是如今,廖凡見到的王允,這和想象的區別有些大,耐心的聽嚴顏說完。
只聽嚴顏說道“可後來他漸漸的變了,王允上任了一段時間太僕,開始變得有些自大,後來陛下也不知從何考慮,讓他做了司徒,這讓他更加驕傲自滿。”
“都說天威難測,伴君如伴虎,果真不假,突然有一日,陛下認為梁州私塾太過於混亂,而且近些年梁州的考生太少,於是讓王允又做了梁州的大鴻臚,命王大鴻臚改善這狀況。”
廖凡聽的眼珠是一個勁的在轉,太僕就是教導公主和皇子的老師,但是不包括太子,也就是說劉肇唯一的公主就是王允教導的。
看來教導的皇帝老兒挺滿意的,就讓他做司徒管理天下學子了。
如果讓廖凡知道,那個採花賊就是公主,肯定會吐槽,這就滿意了?劉肇同志,你對賢良淑德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而後來應該是自大過頭,皇帝老兒也有點看不下去了,就把他調到了梁州,好讓王允好好冷靜,冷靜。
不過剛才王允的表現,廖凡覺得劉肇同志的想法失敗了。
可是說到現在,廖凡也不知道王允到底是吃了什麼火藥,一直看自己不爽。這點嚴顏也愛莫能助,他其實早上也看出來了,可是想了很久,他也不知道王允為何如此厭惡廖凡。
該問的都問完了,廖凡也便起身告辭了,在廖凡走時,嚴顏似乎想起了什麼,說了一句“王大鴻臚和董執金吾交情頗深。”
廖凡被這一說,腦中閃過一絲明悟,他也許知道為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