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中(上午1o點左右),明淨才疲憊不堪地回來了,長生心裡不痛快,也沒去放置行禮,也沒去換裝,就那麼呆坐著陪舅舅和大哥說話,看到明淨回來,也懶懶的不想答理,倒是王春和周安生怪長生任性,一個勁地勸她不要責怪明淨,反正明淨也無可奈何的。文學迷
他們已是歸心似箭,只因想等長生同行,才耽誤至今,昨個接風宴就已向老夫人辭了行,誰知突生意外,長生和明淨走不了啦。他們只好等明淨回來問清情況,再辭了行就出走,剛好天黑前出京城,到城東門外的客棧歇下,那裡比城裡便宜。
明淨坐定,歉然地看向長生,又向王春和周安生躬躬手:“對不住,家裡突有急事,不但不能同行,還耽誤了你們的行程!”
原來安陽郡主急著下嫁的原因,竟是為了給太上皇李淵沖喜。
自從去年玄武門事變後,李淵雖然審時度勢,為了不傷國本,也為了少些屠戮慘事,讓李世民不要對建成和元吉趕盡殺絕,就全力支援李世民繼位,藉以穩定局勢,沒有釀成更大的亂子。
但是李世民卻不如他所願放過太子黨一馬,為了洩憤,也為了斬草除根,反而大開殺戒,屠盡了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子女,連帶貶斥了幾家與太子關係最親密的宗室。
李淵眼看著兩名親生兒子和幾十名年幼的孫子孫女慘死於另一名兒子的屠刀下,有的甚至尚在襁褓之中,太子府和齊王府血流成河屍橫滿院,如同人間地獄慘不忍睹,心靈受到了重創卻無可奈何,頓時心灰意冷退位,自封太上皇不聞世事。
可是重創之下傷心過度,久久不能釋懷,滿目錦繡繁華和鶯鶯燕燕,都不能讓他展顏,終於憂思過度傷了元氣,身體一日差似一日,拖到過完年,已是時好時壞了,終於油盡燈枯病倒了。
李世民當然知道一生習武威武英勇的父親病重的真正原因,愧疚之下,不但到處尋找名醫,還和皇后長孫氏親自侍疾,一心希望李淵能多活幾年,也可堵了天下悠悠眾口,免得被人說是殺死兄弟子侄氣死老父。
為了贖自己的罪過,也為了安撫李淵的心靈,他還請高僧為慘死的兄弟子侄唸經度,並給他們一一追諡,修建陵園準備重新隆重安葬。
可是這些都不能平復李淵心頭的巨痛,他已生無可戀,雖然守了一屋子的御醫,一碗一碗喝著最好的藥,李淵病情仍是越來越重了,漸漸連坐也不能坐了,御醫把脈說不行了,只能用老參吊著氣,說是頂多拖十天,就有重臣提議看能不能想法子沖喜,說不定太上皇還有一救。
剛好此時並沒有適婚的皇子和公主,安陽郡主是太上皇的親侄女,用她沖喜也說得過去,而且若等太上皇駕崩,她的婚事一拖就是三年,安陽郡主年歲本就不小,有些拖不起。
李世民極為敬愛叔父,連帶對這位堂妹也多些寵愛,為了不誤她的青春,也為了堵天下悠悠眾口為太上皇沖喜,索性賞了豐厚的嫁妝,讓她以為太上皇沖喜之名三日之後出嫁,等成親後,再提封賞明澈之事。
明澈目前尚是白丁身份,按說堂堂郡主不可能尚一個白丁,李世民應該先給明澈封官,再賜下府第,讓他在自己的府第迎娶安陽郡主以後,再搬去郡主府,現在卻讓明澈直接在郡主府迎娶安陽,倒象是入贅一般。
看來李世民對明澈餘怒未消,既不忍心殺了他,又不能放下心結原諒他,所以才會如此折辱明澈。也可能是淮安王怕明澈不是真心待女兒,所以藉此壓制明澈一頭,讓他明白他今後的榮華富貴全是因安陽才得到的,從而以後善待安陽。
太上皇李淵的病情不能再拖,事出緊急,所以今個一大早,淮安王府就派人來,並送來三千兩白銀並一些娶親必須的物是,說是郡主府已與昨日賜下,是前朝一位侯爺的府第,裡面一直有人看守打掃,一切儲存完好,只需要添置些東西並裝扮一番即可,宮裡和王府都已派了得力人去收拾佈置,明澈只需要儘快入郡馬府等待迎娶安陽郡主就行。
雖然有淮安王府打理,但必竟是明澈娶親,謝家還是有許多事情要做準備,時間只有三日,所以明淨和長生是怎麼也無法走了。
以謝家目前狀況,人手和財力都極缺,這麼大一件事哪能辦得妥貼,興好淮安王府善解人意送來銀子,老夫人不虧是世家小姐,欣喜之餘,很快鎮定下來,極為周全地安排了迎親一事,不但明淨的任務極重,長生做為周家目前唯一的媳婦,也承擔了許多事情,這時候,無論如何是無法歸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