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起身向左側走去,有人自然坐在原來的位置不曾動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正如屈剛、建國兩人認為現在沒什麼不好完全一樣,他們都覺得集體生活很不錯,畢竟在部隊二十年戎馬生涯的屈剛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而建國,一心想要進入部隊的他也十分憧憬團體的生活。
無關對錯。
只有各人不同的選擇。
但葉諾和鐵柱、以及夏言這種心思縝密的管理層人員,卻不得不考慮的更多,隨著“不周山”倖存者數量越來越多,各部門入手都已經溢位,越來越多的新加入居民無事可做。
整日閒著無事,卻可以享受與工作者一樣的待遇,這種情況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極其巨大的,前者習慣性不勞而獲,而終日忙碌的後者,看到那些閒人和自己一樣的待遇。
於是再也不願意做好自己的事情。
這種倦怠是極其可怕的,它不僅會拖慢整個“不周山”的做事效率,而且對以後的生產、現有的共同奮鬥的範圍都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
人是懶惰的生物,但也是逐利的生物。
懶惰和逐利並不衝突。
如果可以,誰不願意每天躺著賺錢?但只要利益足夠,那絕大多數人都會克服自己的懶惰。
但“不周山”目前面臨的問題,正好就是現有利益,不足以讓人克服懶惰,就算無所事事,獲取的生活資料和忙碌的人一樣。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要勤勞,為什麼要辛苦?
反正大家都一樣。
而葉諾等人,覺得非常有必要改變當前的這種現狀,否則日後對著倖存者人數的吸收量越來越多,這個問題將會變得越來越棘手。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與其緩緩疼痛最後越來越嚴重,不如狠下這個心來早日解決掉這個問題。
投票終於結束。
答案並未出乎意料,正是葉諾幾人率先預想的那樣,同意採取點數兌換系統的人數,大幅度領先保持現狀的人數,票數以四十八票的大優勢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