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聽南陽長公主後面的話。
“現在奸臣已經伏誅,諸位愛卿有何高見?這魏王在邊境多年,不但與境外的羯族人和鮮卑人勾結,還將邊境的百姓販賣到境外,於此獲利,實在是罪不可赦,還望諸位愛卿能夠協助調查此事,也不要讓朝野上下動盪不安,不要讓百姓們受苦。”思齊最後的話帶著相當大的悲憫。
這幾位大臣都是及其忠心,也都不忍看到朝野上下大亂。
一旦處理不好這樁樁件件的事情,就有可能引起新的動亂。
這魏王勾結境外的羯族人和鮮卑人,這幾位大臣也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包括趙王的事情,也都是早有耳聞,在趙王身敗之後,審理出來的那些事情,也都印證了這些人的猜測,如此大的事情,他們也都推斷魏王不可能獨善其身,甚至有可能魏王李讓才是主謀,趙王他們只是跟著魏王做這事而已。
當時魏王如日中天,沒幾個人願意捅這簍子,如今魏王沒了,是要好好徹查魏王犯得好事情,以及魏王的那些黨羽,少一個都是禍患,也是對不起邊境的百姓。也對他不利。國家安穩,天下鹹安,他們才能榮華富貴,才能一輩子舒舒服服的。
至於眼前的南陽長公主,這幾老臣也都覺得不是真的有能耐。
也都覺得南陽長公主膽識過人,做了一件對皇室,對江山,對天下都好的事情。
雖然有些震驚,但覺得沒什麼不對,南陽長公主還是為了整個天下。勇氣可嘉。
他們想,南陽長公主也是逞一時之快,殺了魏王,沒有考慮到善後事宜,這些事還是得靠他們這些重臣來辦。
至於皇位,那就得等到皇后生下皇子再說。
即使沒有生下皇子,京城中還是有一些宗室子弟,也可以上位。
這些老臣和思齊討論了半天,自然而然地否定了思齊的全部看法,思齊為了讓事情進一步更快的解決,只好暫時讓步。
她也從這件事情中看出來了,這些老臣看不起她。
和這些老臣“開完會”後,這一道道命令便像雪花似的飄出來長安城。
思齊早已經派了寒雲、霍青等人去了魏王李讓的封國,全面控制邊境,霍青也遵循思齊的命令,一去便誘殺了姜明將軍這個曾經並肩作戰,一起誅滅八王的戰友,事關自身生死毫不留情。
這些從長安城裡飄出去的一道道命令,也將魏王的黨羽逐一清理,順帶著清理了之前沒有清理過的公孫適之的黨羽。
這一串聯不要緊,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又忙了起來,不但三法司忙了起來,還有兵部、刑部等,又查出了許多的事情,那早已經死了的八王有三個王和魏王有聯絡,一起做過販賣邊境百姓的事情,以及領頭平叛八王的公孫適之也是主謀之一,甚至當年也和羯族人和鮮卑人合謀害死了郎日星將軍。
此次事件一出,朝野震動,無數人只覺得憤怒,害了他們心中的英雄,這是碎屍萬段的大罪。
還好罪惡昭昭終有報,參與這件事情的魏王、趙王和公孫適之都以不同的方式悽慘的死去,也算是稍稍告慰了死去的郎日星將軍。
魏王李讓一死,整個朝政又把持在舒蘭和葛維範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