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神像頭顱炸裂,黑煙化作的兩條黑蟒也隨之消散。
同一時間。
李知安躋身練氣三品境。
武夫境界三品之上,不再侷限於淬鍊體魄這一條路上,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練氣期。
三,二品被譽為武道小宗師,境界分別對應氣魂,心魄這兩座竅穴。
武者修行比之其他修煉體系要難上加難,世間武夫多於生死一線間磨礪武道境界,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
若是沒有陷入九死求生的膽氣,便修不成純粹武夫的境界,武膽若能大成,每一境的戰力也會層層拔高。
上五境的武夫立身於群魔鬼怪之中,心魂堅韌如山,普通妖魔魅惑不得。
光是肉身的渾厚陽氣,對陰物來說,宛若烈烈灼日,鬼邪不敢輕易侵襲。
李知安晉入練氣三品,屏神凝氣,心神運轉起道門呼吸法,逐漸導引著一道道真氣匯入黃庭,竅門經脈。
運轉完十二週天后,手上砸出來的血傷,正快速自愈,皮肉再生。
砰——
文廟裡忽然傳出一陣異響,李知安睜開雙眼,紫氣漂浮,劍氣渾然天成,清晰可見一條黑蟒從廟裡破牆而出,瘋狂逃命竄向城南郊外。
先前文武廟裡的兩尊神像,被這三條陰煞黑蟒附體,已將這處地界的脈氣吞噬了大半。
想起此行的目的,李知安動身在兩座廟宇中搜尋了一遍,卻沒發現天地司的那兩位大人,一縷氣息也蕩然無存。
先是瓷村出現合海境的小鬼,接著便是邪祟作亂城西文武廟,城東顯現陰煞之氣,城北天地司此時多半是泥菩薩過江。
李知安心中暗忖,城隍廟地處城南郊外,那位城隍神許左,理應坐鎮春溪城的地脈與護海長城,可為何不見其現身除妖?
“承影。”
一道刺眼劍光縮地成寸,掠向城南郊外的一座城隍廟。
……
鎏金鑄造的匾額上,刻寫著“城隍廟”三個大字,筆走龍蛇之勢,據聞是百年前的一代魏帝以國筆題名。
李知安淡然跨過門檻,眸含紫氣盪開,氣目中,鬼氣幽幽,卻尋不得一縷鬼影。
這座一郡之地的城隍廟分主殿,左右兩側建有鐘樓,鼓樓,中間是一片寬敞的廣場,設有一座丈餘高的香火鼎爐。
李知安面色微凝,鼎裡一根未燃盡的木香,可飄蕩出來的卻是縷縷黑煙。
在昨夜和裴瓔的徹夜長談中得知,九州城隍廟的神職歷來由大魏皇帝親自冊封,位居三品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