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想失笑,“行,張校長,你先熬粥,然後把灶臺鍋小火燒熱。”
周想就著那歪歪扭扭的面片,撒鹽,擀鹽,到油,拎起面片粘油,直到面片正面都粘滿了油,把面片劃開四片,摞起來,再四折。
撒乾麵在面板上,輕輕的擀開面團,直到薄到大約兩厘米厚,放入燒熱了的灶鍋裡,蓋上蓋子。
灶臺邊燒火的是凌然,他已經熟悉周想說的什麼火燒成什麼樣。
張幼玲目不轉睛的看著周想的熟練動作,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做家務的孩子。
待周想做第二張時,張幼玲打算自己親自試一試,周想讓開,看著她的動作,指導著她。
雖然最後擀麵,擀成方形,但也算成功了。
周想把灶鍋裡的大餅翻面,然後,切土豆絲,沖洗土豆絲。
張幼玲接手了烙餅的活,周想告訴她什麼樣的顏色算是熟了。
直到最後一張餅,張幼玲才擀出圓形。
烙餅都烙熟了,周想開始炒土豆絲,熱鍋倒油,去花椒,煸香後,撈出花椒,再入幹辣椒。
炒出香味,倒入土豆絲,幾下翻炒,下醬油鹽,再翻炒幾下,出鍋。
“我看出來了,主要就是熗花椒和幹辣椒的兩道功夫上。”張幼玲又在旁邊偷師。
“對,就是第一遍花椒,第二遍幹辣椒,我因為不喜花椒嚼進嘴裡的那麻味兒,所以把花椒撈出來裡,你們如果不怕花椒,可以留在鍋裡面。”
張幼玲點頭,這周想做飯很好吃,也與她做的多有關。
早飯,李石朋又吃撐了,老老實實的去刷碗,消食。
當今天的問題拿出來問的時候,王業勤就要思考一下才能回答,甚至他還反問周想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
直到下午,學習變成了討論,王業勤與周想一起讀題分析題。
傍晚結束時,王業勤問了周想家的地址,說有機會就去和她討論問題。
張幼玲有點捨不得周想,僅僅兩天,就叫自己喜歡上了這個勤勞,愛學,大氣,開朗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