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的恆星驅動技術...”嶽原舟一個人坐在沙發上,一邊品酒一邊看起來。
是的,是一個人,阿追已經好長時間不出現了,其實嶽原舟知道她在做什麼,這小天使如今一天天的扎到知識的海洋裡了,現在應該是看到賽博坦的科學技術了。
嶽原舟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也不去打擾她,所以現在他只好一個人在這看烈陽科技了。
現在他已經把星球透過大型空間橋傳回到比鄰星軌道了,回到這兒也是有目的的,其一便是在這兒繼續觀察那個現在還處於石器時代的文明,其二就是在這兒消化烈陽恆星驅動技術和時空護盾技術。
原本嶽原舟是想去天使星雲一趟的,只不過尷尬的是天使星雲距此地有25億光年,實在太遠了,趕到那兒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其實嶽原舟之前給諸神黃昏的時候也給過量子糾纏通訊器,理論上說他可以把大型空間橋技術告訴天使然後在天使星雲搭建一個,再從這兒傳過去的。
只是這種想法實在太想當然了,因為實際上即便是嶽原舟的大型空間橋也沒法一下子跨越那麼長的距離,況且他也不想把這種技術透露出去,畢竟這還涉及到超能量。
況且現在嶽原舟對時空護盾興趣不是那麼大了,因為他已經從還在地球上的天刃七瞭解到它的工作原理,原來時空護盾也沒有那麼神奇,只不過是一種時空摺疊手段,簡單的說便是把自身周圍的時空扭成一個類似克萊因瓶的空間,然後使得所有攻擊都在這個瓶子中無限迴圈。
至於原來的吸收能量特性是沒有了,因為那是涉及到暗位面虛空技術,是把能量轉到虛空儲存再轉換出來用,現在暗位面沒了,這個功能也就沒了。
所以在時空與空間上走得很遠的嶽原舟認為,用這種技術作為防禦手段還不如直接用空間割裂技術在自己面前割出幾道黑幕呢。
不過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至少把時空摺疊這種嶽原舟一直沒有點亮的技術給點亮了,而這種技術的用途嶽原舟也有點想法,這應該就是時空躍遷的基礎技術了。
時空躍遷其實是一項非常高深的技術,因為這種技術也可以叫做恆星蛙跳,想要實現時空躍遷,光是扭曲摺疊大宇宙中的時空就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所以讓飛船本身提供能量根本就不現實,於是就必須具備恆星相關技術。
時空躍遷跟大型空間橋是不同的,大型空間橋必須在兩頭建立星門,而時空躍遷只需要在這個位置就可以跳躍到下一個位置,但這需要足夠的能量扭曲摺疊時空。
當然,這個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因為嶽原舟現在也只不過是掌握了其基礎技術而已,這還涉及到恆星能源的快速吸收還有目的地的定位。
目的地的定位還沒著落,但是恆星能源的快速利用方法到是有了。
與嶽原舟的紫霧戴森球的被動吸收太陽能不同,這是一種可以主動讓恆星釋放出大量能量並且直接利用的技術。
這種技術是建立在對恆星演化有十分深入瞭解的情況下才具備的,而恆星演化就是宇宙中形成恆星到恆星死亡的過程。
那麼,宇宙中的恆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每顆恆星都來自於宇宙空間中的一大片分子云,這片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起來後就形成所謂的疏散星團。
而這裡的引力作用絕大部分來自於這個位置存在暗物質,如果運氣好的話,被聚集起來後的疏散星團就會慢慢的形成一巨大的旋渦,旋渦中心的物質隨著吸積而越積越多,聚集得越多,引力也就越大,然後就能把更遠處的物體吸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