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不用全部瞭解,也能破壞暗位面,但是必將事倍功半。
打個比方,就像要拆除一棟房子,你完全不瞭解它的結構與材料構成,肯定很難把它弄倒。
當然可以拿個錘子慢慢拆,但是上百億光年的暗位面要拆到什麼時候。
所以瞭解這個房子的結構是有必要的,知道它的承重梁在哪裡,知道他是磚混結構,還是鋼樑結構,又或是泥土糊制,才能用最高效的方法弄倒它。
才能針對性的用鉤機挖斷承重梁,還是用高溫融化鋼結構,又或者用水衝爛泥土。
有了方法才好針對性下手,那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像爆破一樣,只需要在重點部位安放合適的炸藥就能摧毀整棟建築。
這才是嶽原舟要把這個現實改寫器做出來的原因。
所以他現在加入超能量引數,便是為了研究其空間特性,因為超能量本身具有向四維空間延伸的特性。
以此作為工具正好。
“除此之外,還必須對世界動刀子。”
嶽原舟把超能量引數加入演算模型之後便給生產線下命令,他需要一套小型世界切割器,就是世界穿梭三件套之中的兩件。
嶽原舟認為,他需要把世界切開然後撐住裂口再觀察。
“既然猜測暗位面有緯度特性,那就試試吧!”
這一試就過了一些日子,但是嶽原舟依舊沒有從裂口處找到緯度相關資訊。
“竟然失效了!”
嶽原舟從研究所走出來,然後到寶座上坐下,從懸浮機器人手裡接過一杯酒,斯里慢條的品了起來,味道不錯!
他回味了一下這紅酒的香甜,然後才思索起來。
這些天過來,他切割出來的裂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他無法探測到裂縫處的資訊。
不論是超距量子糾纏探測,還是電磁波探測,又或者是暗物質探測,中微子探測手段,通通都在裂縫處失去了資訊傳遞功能。
“或許只有把世界膜附著在裂縫處才能探測到裂口處的時空緯度結構了……”
嶽原舟想到這就知道此路不通了,因為他根本沒有那種世界膜操作技術。
於是他默默看了一眼已經飄走都懸浮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其實智慧挺高的,就是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