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將一根磁鐵掰斷變成兩個擁有南北極的磁鐵一樣,夸克被扯開之後也同樣如此。
夸克禁閉是一種物理現象,就如同沒有磁鐵磁極,夸克也不會單獨存在。由於強相互作用力,帶色荷的夸克被限制和其他夸克在一起,以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形式組成一個粒子,使得總色荷為零。
所以如今神舟文明在做的事,就是從夸克開始搭建物質。
從微觀到宏觀。
而水忘秋所說的物質靜態場拉斷實驗,其實就是將一些物質放置於大統一力場之中,然後透過力場施加力,將物質微觀結構的夸克拉開。
顯然,將夸克拉開之後生成的新夸克將組成新的質子或中子,如此一來就相當於將能量轉化為質量了。
“可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水忘秋說著點開實驗模擬的虛幻投影,他指了指模擬實驗裡面的夸克斷裂動態圖繼續說道:“您看,比如一個質子裡的夸克被我們不斷拉開,那麼就會產生更多夸克從而誕生更多質子,那麼是否意味著這團物質就由電中性變為帶電物質!”
“帶電物質?”
“對,由於質子不斷增加而電子卻沒有無中生有,可不是變成帶正電物質嘛。”
還有這種事?自然界物質都呈電中性,但是實驗室誕生的物質或許還真有可能帶正電。
不過這是水忘秋自己猜測吧。
嶽原舟一揮手將投影關掉:“將實驗相關論文發過來看看。”
水忘秋聞言抬手點了一下,剛才被嶽原舟關掉的投影屏內容立刻變成一頁頁書。
嶽原舟認真的瀏覽一遍之後點頭道:“可以,不過理論終究是理論。我估摸著...等你做實驗之後,你論文中的一些觀點估計還得改。
我個人認為在拉斷實驗後,被實驗物質質量雖然增加,但應該不會出現帶正電的物質,也許有一些新增夸克在組成中子的過程中就會發生衰變,變成質子與電子。
也許還有多餘的電子誕生,恰好中和那部分電荷。當然也有可能那部分電子是由量子真空漲落誕生的,總之最後的物質應該會保持電中性。
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猜測,具體什麼樣還得拿實驗資料說話。”
雖然嶽原舟這麼說,但水忘秋卻不覺得是亂說,於是他說道:“有道理,我會組織先關團隊就此類問題進行專項分析,確保實驗的嚴謹性。”
他說到這兒,便來了個轉折句。
“但是我有個擔憂,那就是誕生新夸克的型別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