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兩週時間與勝利城的決策者協商未來的合作方案。
回到星城,封棋當即召開星城最高會議。
這次會議,封棋詳細講述這趟勝利城之行的發現,並要求星城的資源管理部門、軍部,等機構單位開始對接勝利城,為城市融合做準備。
與此同時,星城與勝利城的資料庫需要在一年內完成互通對接,將知識共享。
這次會議上,封棋還提出了星城發展的第二個啟動專案。
兩年內完成破曉學府的建設與星城學府的擴建工程。
未來勝利城的學府與星城重合的部分將被淘汰,並融入星城的教育體系,會有大量勝利城的頂級人才來到星城求學。
以現在星城的頂級學府規模根本無力承擔。
所以破曉學府的建設尤為重要,同時星城學府的規模也需要進行升級。
會議結束後,封棋來到猩紅研究院。
他需要將信仰資料庫裡儲存的記憶大量提取。
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留存在信仰資料庫裡的記憶資訊就能緩解這個問題。
僅憑破曉學府與星城學府的建設還不夠,畢竟完善的設施只是教育資源的一部分,師資力量才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
他需要用記憶灌輸的方式,提前將未來的一部分人才扶持起來,由他們擔任傳授新知識的老師。
至於負面情緒等問題,封棋並不擔心。
只是讀取一次記憶,還是以觀看的形式讀取,對記憶讀取者的影響並不大。
封棋的想法是,往後每條時間線的重要同行者,只讀取一條時間線的記憶即可,不需要重複讀取。
也就是說,上一條時間線保留的記憶將被不斷重啟使用。
但這條時間線已經讀取記憶的人,這條時間線的記憶將不被保留。
因為這條時間線的記憶已經讀取了上一條時間線的記憶,這已經造成了記憶重疊,會讓負面情緒等壓力大幅度加重。
所以這個方法只適用於早期。
至於紀河等影響人族文明程序重要同行者的記憶,最好是在關鍵的一條時間線植入最新的記憶。
透過記憶灌輸的方式,星城很快就會誕生一批高階人才。
他們將繼承上一條時間線自己的知識儲備,成為新領域的拓路者。
.....
這次會議結束,星城好似擰緊發條的機器,開始高速運轉。
第二年,破曉學府率先成立。
也正是在這一年,封棋挑選了223人作為記憶讀取者,將他們送去猩紅研究院進行記憶移植手術。
手術由蔚薇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