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加工廠的執行模式他不覺得有問題,但規模在他看來還是太小了。這條時間線虛擬技術將視為星城發展的重點專案之一。
三座工廠每天的產出是8000臺虛擬遊戲倉,即使有二期工程,產出規模也只能被限制在每日2萬臺左右。
想要快速將虛擬遊戲普及至整個星城,這樣的產能還遠遠不夠。
他決定繼續投入資源建設第三期超級工廠,將虛擬遊戲倉的產出進一步擴大。這次虛擬遊戲不再以試點區域逐步推廣,他決定直接展開全城市的推廣。
與此同時,他決定開放之前時間線都不曾上線的遊戲地圖編輯功能,讓玩家發揮想象力自行創造遊戲內容。
唯一暫時不打算開放的功能是實驗模擬功能。
這項功能推行後,影響力太大,說不定會引起靈能族的關注,導致事態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在封棋的安排下,接下來一年的發展主要以虛擬遊戲為主。
遊戲《破曉》正式推出後,星城內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遊戲室。
與此同時,設在城外的虛擬遊戲倉加工廠開始日夜不停地趕工製造,為全面普及做鋪墊。
虛擬遊戲倉的供應上,封棋首先滿足的是各大學府的訂單。尤其是破曉與星城學府的訂單。
畢竟虛擬技術對普通人而言娛樂的意義大於戰力的提升,但對學府學員而言,這項技術能夠顯著提升他們的實戰能力,變相提升了他們未來上戰場後的生還機率。
僅用了一年時間,虛擬遊戲倉在星城的普及率就達到了7%,其中各大學府的普及率達到了89%,近乎每個學府學員的房間裡都被安裝了一臺虛擬遊戲倉。
虛擬遊戲倉的出現,讓學員可以安全的進行戰鬥技巧訓練,在戰鬥專業已經完成了百分百的普及率。
每天晚上8點,是破曉遊戲的玩家線上高峰期。
這時候最熱門的就是段位匹配賽,除了學府學員,還有大量星城民眾參與其中。
進入破曉遊戲後,玩家可以透過匹配同段位實力的選手,展開1V1的對決,或是團隊競賽對抗。
相比較1V1的戰鬥模式,團隊競賽的熱度更高,這也是封棋較為支援的一種戰鬥模式。畢竟未來戰場不是個人秀,團隊的意義要遠高於個人的單打獨鬥。
虛擬遊戲是封棋早期就開始關注,並投入資源發展的專案,事實證明虛擬遊戲沒有讓他失望。
現階段星城的各大論壇討論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團隊競技模式裡,戰鬥團隊的人員配置、技能搭配、團隊戰術,等等內容。
這種氛圍很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前線戰士。
團隊競技的指揮系統更是容易鍛煉出適配未來戰場的優秀指揮官。
在對抗模式上,封棋為了完善戰鬥環境的多樣性,從信仰資料庫裡下載了36個地圖。例如冰雪世界、熔岩火山、幽暗森林、元素之地、海上孤島,等等。
不同的作戰環境,對團隊各方面的搭配都有不同的要求,模擬對戰雖然無法完全達到對比現實的程度,卻也能讓學員在上戰場前更好的適應不同環境下的作戰特色。
可以看見的是,破曉遊戲的推出將顯著降低未來戰場上的戰士傷亡率。
為了讓破曉遊戲更好的得到發展,封棋還推出了一系列的獎勵機制,每兩年評選一次。評選內容主要分為四個專案:
1、最強戰場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