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犧牲線,破曉城一共建造了十二座修煉體系建築。
最複雜的一座耗時133年建成,經歷了數代人的接力努力,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了在前期的規劃設計,乃至後續的重複修繕上。
圖紙上看似簡單的佈局構造,背後有無數人為此奮鬥終生。
想要看完所有內容,時間顯然不夠。
將十二座修煉體系建築的構造記下後,封棋接下來開始翻看其他知識資訊。
例如星城的修煉體系發展。
修煉體系在沒有解決「墨」這個問題之前,終究會在未來崩塌,但仍十分重要。
等墨帶來的危機解除,未來修煉學仍是主流成長體系之一。
多條時間線積累的修煉體系知識顯然不能放棄了,每一步的改進,都值得被記錄。但與最初時間線不同。
最初的幾條時間線,封棋記錄的是修煉功法內容。
當時的眼界也只侷限於具體的修煉功法,然後透過修煉功法來提升人族身體素質。
這條犧牲線修煉體系崩塌前,存在著大量修煉功法,想要全部記下顯然不現實。
最好的選擇反倒不是功法,而是跟隨修煉功法一起發展的修煉功法體系框架。
例如修煉功法體系框架2.0、修煉功法體系框架3.0......
虎魄研究院出品的修煉體系框架,每個版本都是對當時修煉功法體系的總結,將重要的資料內容進行歸納。
閱讀修煉體系框架內容,能讓封棋更好的瞭解修煉體系發展中的變化。
翻看中,時間飛速流逝。
全神貫注的狀態下,封棋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完全投入到了學習狀態中。
如同一塊海綿,快速攝取著知識資訊。
許久後,封棋停止翻閱。
並非是掌握了全部知識,而是連續高強度的背記知識資訊,讓他感覺到了精神壓力巨大,產生了暈眩感。
為了保證接下來更有效率的學習,封棋打算短暫歇息片刻。
接下來他不再背記知識資訊,開始翻看破曉城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
破曉城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在漫長的發展歲月裡經歷過好幾次差點被摧毀的重大事件,也曾遭遇諸多強敵。
這期間除了張道文的努力,還有許多力挽狂瀾的天才人物。
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破曉城才能吃立至今。
這些重大事件對破曉城的發展影響深遠,封棋十分感興趣,想試著透過改變現實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隱患問題。
但時間終究有限。
簡短翻看了部分歷史資料後,他開始繼續查閱知識資訊。
接下來封棋選擇的是符文改造技術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