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刀的解釋讓封棋想到了迷霧之主。
相似的觀點,迷霧之主也曾說過。
他說強者與弱者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強者能夠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對弱者而言,它們會以學會一門特殊高階功法而感到慶幸與驕傲,但對強者而言,他們普遍會創造適合自己的功法,讓自己的功法成為弱者眼中的至寶。
因為對強者而言,前人的路很快會走到盡頭。
想要繼續走下去,唯有自己繼續向上開闢嶄新道路才能夠走得通。
魔刀的進階訓練開始,封棋如同一塊海綿,攝取著魔刀千餘年的豐富技巧經驗,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對魔刀的理解與運用。
在魔刀的解釋中,這個過程他需要以心中的刀勢火焰與意識為引,串聯魔刀內的不同星辰節點,這會讓魔刀有不同的威能表現。
他手中的魔刀形態,在第一重解封狀態下有著208個星辰節點。
其中有八個主節點。
這八個主節點,魔刀將其稱之為天穹、牢獄、吸魂、神火、雷殛、渦旋、禁咒、術砂。
它們就像是陣法中的核心陣眼,也是208個星辰節點的中轉站。
每個核心節點都代表著魔刀的一種特性。
創造刀法的過程,需要研究不同節點屬性的差異,串聯後減少屬性衝突,強化互補下的威力。
串聯的過程,就像是在創造一個加速通道。
例如從天穹為核心節點出發,途經第一個小節點後,威力就會得到10%提升,到下個節點又會得到10%的全新提升,串聯的越多代表刀技的威力越大。
但也有例外。
如果遇到必需途徑,卻屬性衝突的節點,關聯後整體的效果會被削弱。
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意識連線規則。
將意識為引的勾勒節點能力化為本能後,出刀不會有任何的遲鈍,這同樣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瞭解魔刀第一重解封狀態下的進階刀技時,魔刀作為老師並未幫助他去規劃路徑,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
封棋發現,魔刀似乎不願意他太過依賴自己。
對此,他並未有任何不滿。
他心中明悟,依賴性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攔路虎,一旦依賴成為習慣,自己就很難再有進步。
起步階段的困難,是對他的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