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大量信仰之力浪費。
往後想要開闢一條全民信仰成長的路線,更是需要製作大量的信仰雕像作為連線主時間線的媒介橋樑。
這需要主時間線上的他提供龐大的血液儲備用於信仰雕像的製作。
為此,封棋想過很多辦法。
例如打造一批公用的大型信仰雕像,每一座雕像能夠覆蓋萬人以上進行信仰修煉。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需要消耗的血液量減少。
缺點是公用的信仰雕像顯然無法發揮出好的修煉效果,畢竟建立信仰聯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需要不斷鞏固、加深信仰聯絡,達到了一定階段才能夠借用天賦能力,且公用型信仰雕像無法隨時隨地進行信仰修煉。
封棋的選擇是,暫且在星城各地區建立一千座信仰雕像用於公共使用。
等猩紅研究院擁有足夠的主時間線的血液儲備後,再考慮製作家庭版、或是個人版。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身上的血液用於製作公用版的信仰雕像也是遠遠不夠。
當血液被抽取二分之一,抽血軟管上端亮起紅燈,抽血戛然而止。
拔掉刺入手臂的採血針,封棋站起身,邁步往猩紅研究院的餐廳方向走去。
接下來,是進食時間。
充分的營養攝入,能夠加快他血液恢復的速度,雖然這個過程杯水車薪。
其實猩紅研究院內有領域生物的血液儲備。
但這部分領域生物的血液儲備即使全部給他吸收,也不足以批次製造信仰雕像所需的血液。
原因其實很簡單。
星城畢竟沒有自己的前線補給區。
星城內學府培養的戰鬥領域人才,或是對前線有助力的人才都會送往其他城市設立的補給區,換來資源配額,以這種方式獲取靈性資源。
猩紅研究院作為星城三大權威機構之一,每年確實能分配到大量資源配額,但領域生物血液資源並不多。
倒不是不能多,而是之前的猩紅研究院根本不需要龐大的領域生物血液量。
研究時根本用不了多少血液樣本。
長期以往,領域生物的血液資源配合,猩紅研究院主動砍去了不少,換取其他資源上的補足。
而領域生物的血液普遍會被送入各大學府食堂,或是送入食材工廠,製作成前線戰士所需的能量補充條,等等。
人類對領域生物的血液利用效率非常低,遠不如迷霧族對血液的重視。
想要讓猩紅研究院一時間拿出製作信仰雕像所需的儲備血液量供他吸收,這完全不現實。
該如何解決血液不足的問題,封棋暫時沒有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