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封閉會導致獲取外部資源的渠道被切斷。
例如凜冬城產出的礦石、天然氣,舊日城的海產品,等等。
這方面需要提前佈局,囤積資源無法解決未來的問題,畢竟資源終有耗盡的一天,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新的資源輸送渠道。
對此封棋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前段時間他檢視了已經探明的領域場資訊。
發現星城往西方向有兩座領域場內有領域礦產資源,他完全可以在星城往西49公里的位置,開闢一座前線補給區。
只要打通了這條補給區對星城的路線。
這方面的資源獲取,星城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打造補給區的前期投入龐大,但對星城的未來發展無疑有巨大助力。
這也是迷霧之主口中以戰養戰的成長策略。
除了獲取資源的渠道問題外,星城內部資源的內迴圈也是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糧食的產出在星城相對封閉前,需要達到90%以上的自給率。
這兩個是星城發展的根本問題。
但其他方面的問題,也有很多。
例如星城近乎全封閉後,就無法再購買科技研究院、未來研究院產出的科技裝置。
很多科技裝置都是消耗品,基本上數年,乃至數月就要更換一次。
不解決這個問題,一旦貿然封閉星城,城市裡的許多醫院、研究院很快會處於裝置荒的狀態,甚至在堅持一段時間後停擺。
這個問題封棋已經在著手解決了。
猩紅研究院現在的成長方向是“全能研究院”,最近已經接來了一批李星辰名單上的學者,接下來他們會著手開始建設星城的科技研究部門。
往後還有配套的科技工廠等專案動工。
現在科技工廠的選址已經確定,就差資源上的調配問題還未解決了。
其實許多問題都能依靠資源來解決。
唯一的問題還是太窮了。
各大研究院手裡的資源看似很多,實則平時也要省著用。
一下子成立太多專案,資源重新分配後更是影響到各研究院原本的資源配額,乃至研究進展。
這無疑印證了老迷數月前說的那番話。
人類城市容不下太多“天才”的說法,用在這這裡也完全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