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由補充介紹了最後一項主動安防設施,就是發現有襲擊的時候,全車周邊可以釋放出一種特殊煙霧、煙霧外延長度可在0.5秒內達到30—50米,讓襲擊者完全看不見車輛位置。而駕駛員可以透過車載特種射線攝像機,看清道路及周邊的狀況,考慮下一步的反擊和撤退方案。
馬由信心滿滿地總結到:
“這些安防技術70%在之前的大紅旗禮賓車上有過運用,但這次所有材料、動力、控制、安全等技術都有升級。另外還有30%的新增技術,整合之後效果更加強悍。可以說,世界沒有任何車輛比這臺車更加安全。”
隨後,負責動力系統的工程師,介紹這款車輛的發動機配置:
“這輛車搭載了我們最新款的W12、10升自然吸氣柴油發動機,特點是效能十分的穩定、安靜。採用了最新的共軌式電控燃油噴射技術,經精心調校點火時間和噴油量,以及點火順序,轉速在每分鐘1700轉時,就輕鬆達到了960馬力的峰值輸出。因此為了簡潔,沒有再新增增壓裝置。讓發動機總成更加穩定可靠,減少故障率的發生。”
羅上校聽到這裡,心裡也在默算,一輛戰鬥全重為40噸的中型坦克,其發動機也才800馬力左右。而現在禮賓車配備的這個動力,都能運用到中型坦克車上,太強勁了。但如此大的動力,他不禁有點疑惑,道:
“這麼強悍的發動機,體積會不會太大了?剛才忘記開啟引擎蓋看看了。”
“這是我們特別研製的一款發動機,採用了最新型研製的耐高溫、超輕合金。並採用了最佳化、極簡架構,大多部件都是整合式設計,一體成型加工。這樣不僅縮減了體積,且大幅度減少了機械故障率。當然缺點就是這種發動機加工難度極大,造價過於昂貴,以後零部件出現故障後,維修成本較高。總體不具備普及性。”
“整車車身長度達到了7.2米、自重達到了8噸、若安裝防衛型武器和人員、行李荷載後可有效承載12噸,最高時速還能高達280公里。尤其是爆發力極強,零到百公里僅需4秒,幾乎是普通家用轎跑的初速了。所以需要額外強大的動力儲備。”
“此外,這輛車還專門安裝了一套純電力驅動系統,即在汽車發動機發生故障後,可以自動切換到純電動力驅動,以均速100公里/每小時,可繼續行駛300公里。這個距離足夠抵達休息站或者救援維修地點。如此動力組合,可真正成為無動力故障車。”
其實剛開始,馬由準備設計成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這一類技術路線的動力車型,去年面世後,深受使用者的歡迎。一方面是節油,主要還是安靜。但禮賓車的特點是需要技術穩定、構造簡單。雖馬由堅信自己的設計和製造能力,但委託方警衛局的專家,還是覺得傳統燃油車更加可靠。
馬由妥協了使用者指令後,乾脆安裝了兩套動力系統。
警衛局來的三位精通車輛的專家,聽到這裡,對穩定、構造簡約卻十分精緻堅固的發動機設計、製造思路十分讚賞。之前對藍星集團的大紅旗他們就做了深入瞭解。實際使用了最長3年的車輛,發動機還沒出現一次故障。
車輛的機械結構在滿足功能基礎上,越簡單就代表故障率越低。當然,前提是涉及合理、製造精度高、材料到位。
能夠製造出世界最頂級的數控機床,其發動機加工工藝,他們還是毋庸置疑的。
“為什麼選擇了柴油機而不是汽車發動機呢?”
“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為了安全考慮,柴油比較汽油燃點更高,不容易起火爆炸。關鍵還是剛才我們反覆強調的構造簡約化、降低故障率的問題。當然也有考慮同樣體積的油箱,柴油機幾乎可多跑1倍的路程等優點。”
至於柴油機的噪音問題,20公分厚的防彈車身、10 10 10夾層透明金屬車窗,隔絕噪音的能力極強,何況也僅比汽油發動機,在怠速時有一點輕微的柴油發動機特有噠噠聲響而已。W12缸的設計,比較大多市面上的豪車噪音還低。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來訪專家們都毫無意見。
接下來馬由又介紹了許多來訪專家們,之前僅在《仰望》期刊上看到過的一些新科技運用,甚至還有一些理論上都聞所未聞的電子系統,諸如四輪自動分配動力系統、四輪穩定系統、防抱死制動系統、雷達測距自主制動防撞系統、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控系統,甚至還有自動升降和人工干預升降底盤系統、多重減震系統等等。
最後,馬由特別介紹了為何將車身設計這麼長的一個隱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