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匪徒的戰鬥過程有驚無險,基本達到了鍛鍊隊伍的作用。馬由也沒再花費時間過多關注。
元旦當天,《仰望》期刊,釋出了98年度《探索》大獎8名獲獎人員名單,簡歷、以及他們獲獎成果概況、評獎方式及最終評分等依據。十分透明,規範。雖說大獎僅第二期,但藍星集團這種一切資料化的方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認同。
畢竟,西方國家一些所謂大獎,更多是看評審委員們的喜好。或許幾十年前還算有些公平,但這些年逐漸有成為某些勢力工具的趨向。其實,這就是人性的多變性所致。人們難免不會受到周邊環境、親朋好友、上司或利益攸關方,甚至金錢誘惑等影響。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但資料卻是客觀、清晰,可驗證的。探索獎評審方法和數值公式都是完全公佈,每個人都可以質疑,也可以自己驗算。
IT類大獎被藍星研究院《星語言》編制組獲得,雖說這等於是馬由自己頒發給自己,但若是過去一年在IT業的最大貢獻,的確無人出其右。何況釋出《星語言》時,並未用馬由自己的名字,他只是主編之一。關鍵是,所有大獎評選,都有嚴謹的評分標準,只有在有爭議時,評委才可以人工裁定。
機械工程類大獎獲得者是華國航天集團研究院,他們研發的火箭振動臺技術,擊敗了藍星高精密數控中心、藍星光刻機等成果。
天文及外太空探索大獎,由以色列人丹尼爾·愛森斯坦博士獲得,這位剛從畢業兩年的博士,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提出透過SDSS驗證宇宙大爆炸造成的重子聲波震盪理論。
此外,生物醫學工程、基因工程、太空農業、材料學、能源等大獎,全部都被華國科研機構、藍星研究院分別獲得。不是馬由偏心,而是所有探索獎前提都是先在《仰望》期刊上刊登學術文章。否則沒有評選資格。
雖說《仰望》創刊兩年來,已在全球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較國際上三大科學期刊,還是十分有限。所以投稿給《仰望》期刊的成果數量不多,所以獲獎機率也小。不過,馬由設立這個獎項,本意是服務於華國本土科學家。
這一屆大獎每人的獎金金額,高達1000萬華幣。這個數字在90年代末,算是一筆鉅款了。各大媒體不惜版面,大肆宣傳。從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以至於在新年佳節無數家人團聚、遊玩時,許多父母不約而同,都在教育自家孩子,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當科學家。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這個時候,網路剛剛興起,流量類明星還沒成氣候,少男少女們的懵懂,有了崇拜科學家這一類英才的新目標。
星兒將國內的輿情收集整理後,傳送給馬由,這是他最願意看到的狀況。科學家不如明星,其實是社會的一種悲哀。
想到這裡,馬由升起一個念頭。青少年的心性尚未成熟,世界觀最易受到外界的引導。自己也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僅僅靠三易影視儘量拍攝熱血一點的電視、電影作品還不夠,只給成功的科學家們發放獎勵也遠遠不夠,應該為廣大的少年兒童做點什麼。等開年上班後,交給集團有關部門去研究一下吧。
陪同家人過完元旦節。上班第一天,馬由在??字塔會議中心,親自主持98年終總結以及99新年計劃會。
馬由、文勇、李陽、張興國等集團總裁端坐主席臺,聽取各下屬集團總裁業績總結。
彙報會持續到下午4點,所有總經理、總裁們的彙報已結束。
“……總體而言,98年總經營收入8622億米元,較上一年度4957億米元,增長了174%。可喜的是,稅前利潤達2739億米元,較97年度利潤總額1286億米元,增長213%,這個資料說明,集團沒有因營收巨幅增加,而降低利潤增長率,公司的開源節流有較大進步,但空間依然巨大。”集團財務中心蔡總監,正在做全集團的財務資料總結。
有星兒和諸多專業人工智慧的輔助,馬由平時也沒有過多關注具體的財務資料。反正智慧管理平臺有許多公式、數理模型、圖表指標等,並在關鍵位置設有報警線,一旦財務、統計資料壓紅線,人工智慧瞬間可核查出問題來源,交由星兒最終裁決和處理。
不過,得益於堅持高科技發展道路,沒有過多參與傳統產業的競爭,藍星集團下屬大多數產業,都名列全球行業前茅,利潤自然十分豐厚。財務狀況也一直保持極為優異狀況,智慧管理平臺從未有過報警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