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點子不是他出的,全程他其實也沒有給太多的關注。
不過合作社的組成,是他批准的。
陳物遠出來,秘書連忙跟上。
正好葉振明在和蘇何說話:“對了,你那個肥料的事情,到底有沒有譜啊?這麼久了,都還沒有訊息,村裡這一次的土豆,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肥料啊,畝產才那麼點。”
陳物遠走了過來,聽到這一句,皺眉問道:“土豆的畝產很少麼?有多少?需要多少肥料?”
葉振明和蘇何之前看著那個攤子,所以沒注意到陳物遠過來。
這會兒,聽到聲音,才知道陳物遠來了。
兩人連忙轉過來,和陳物遠打了招呼。
“畝產如何?”陳物遠再次問道。
葉振明道:“只有三千五百斤。”
陳物遠奇怪:“畝產三千多斤還不夠麼?我記得水稻的畝產,才幾百斤,最多不過千斤的樣子。”
蘇何知道,在雜交水稻沒有被研究出來,並且全面推廣之前,國內的水稻畝產大概是在四百公斤左右。
也就是畝產八百斤。
而雜交水稻的出產,能讓水稻的產量上升百分之二十左右。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要知道,這是一個畝產的提升。
而全國有多少種水稻的?
雜交水稻是在1976年大面積推廣的,現如今種的就是雜交水稻。
蘇何在心裡也不得不佩服一下袁教授了,要沒有他,多少人要餓肚子?
當然了,另外兩個雜交水稻的團隊,也一樣的讓蘇何感慨和佩服。
陳物遠知道土豆的畝產很高,但到底到了一個什麼概念,他也不是很清楚。
他主管經濟,不是農業。
葉振明稍微給他普及了一下,陳物遠才瞭然。
“果然說,糧食不夠,土豆來湊。”
不過相應的,畝產高了,也很費土地,要多施肥。
現如今國內的肥料,大部分都是從霓虹國進口。
國內其實也在自主的研發生產化肥,但暫時來說,國內化肥的缺口還很大,主要還是靠進口。
陳物遠道:“這方面,我會幫忙想辦法的。不過,很難。國內的化肥缺口很大,特別是鉀肥等。”
國內暫時還不具備生產鉀肥的技術,全靠進口。
國內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硫酸銨或者是尿素等氮肥。
說著,陳物遠又看向蘇何道:“你說你有肥料製作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