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中,陳玄趺坐雲榻之上,他眼簾低垂,抱守元一,呼吸綿長細微,寂寂然物我兩忘。
漸漸的,他天靈之上有一縷水氣透頂而出,如煙而起,直衝房梁,最後聚作團狀,水氣中有明滅金光,發出噼啪聲響,似雷擊銅柱,火星閃耀,點點金花迸射,飄飄灑灑,紛紛而落。
這如光織就的金花落在雲榻上後卻是凝而不散,瓣瓣生輝,猶如景天抱星,宵燭比鏡,將周圍映照得光亮熠熠。
陳玄仍是閉目不動,他神色安然,嘴角微微含笑,彷彿得福添壽,樂而忘憂。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睜開雙目,喝了一聲,這榻上飛花光瓣往面前兩排熄滅的數十盞燈燭飛去,每一瓣如花金火都是準確無誤地飛入那燈盞之中,燈上火焰倏爾往上一竄,霎時間,如千炬照夜,整個室內都是光明大放。
見了此景,陳玄長笑一聲,自榻上長身而起,將袍袖抖開,口中吟道:“金水性相生,遙如天邊月。天然本無巧,只爭用功多。”
經過前後多年熬煉,如今他一身修為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到了那玄光第三重,“玄光徹物”之境!
練到這一步,並未出現突破先前兩重境界時的那般浩大聲勢,那是因為他此時已是返璞歸真,如今他身上分化出來的每一道玄光都是凝練如一,若放到那明氣修士手中,皆可成為一把轉折如意,剛柔並濟的氣劍。
並且到了這個境界,在修道人中也有個說法,名為“甲子不失”。
陳玄心知,到了這一步,如若再繼續修煉下去,不外乎是積累緩進,徐徐養煉,從玄光之中凝鍊出一口真火來。
此火名為“光中焰”,又有一名為“竅內陽”,乃是全身玄光精氣練到極致時,所演化而出的一口精純陽氣。
這陽氣第一口最為凝練,可謂無暇無垢。
修道人凝丹之時便需仰賴此火來煅燒金丹,去蕪存菁。乃是凝丹之時的柴薪火種,需謹收藏,慎看護,不可使之散滅。
而小金丹修士之所以再次凝丹時,成丹品階遠遠不如往昔,便是因為需重新凝練此火,卻又精氣不純所致。
此時陳玄到了此境之後,只覺渾身精氣勃動,鼓脹欲出,他知道這股精氣絕不能放出,否則將來練出的那一口陽火便不純粹,於是抬起手,屈指一彈,一道指風落在早準備好的玉磬上。
下一刻,一聲清亮的玉音發出,蘊含著一種莫名的力量,如杏花鋪滿院裡,像松在落階有聲,所到之處,音波如輪,懸而上下,撫平心神驚火。
只聽到聲音,就能神思清寧,定下浮躁之氣。
陳玄聽完玉磬定神後,只覺神清氣爽,周身輕靈,他看向發聲的玉磬,發現此器已經出現一道接著一道肉眼可見的裂痕,已經無法再用。
這是真人之流親自煉製的法器,能撫平心神驚火,效果很好,只是只能用一次,看上去很是奢侈。也就是他這樣在五大姓的嫡系內部都很重視的子弟才能有這樣的待遇。
一般的子弟,才不會用這個,他們最多分配一點定神香,或者直接什麼都沒有,只能憑自己的意志將心中浮躁之氣壓下,再運轉玄功幾個小時,慢慢化解。
陳玄站起身來,喚來外面的童子,把廢棄的玉磬拿出去,他一個人出了閉關的靜室,走過石階,就是青石板路。外面煙氣如雲,彩凝九色,再遠處,驚虹出崖,霜氣照水,美麗的鳥兒站在枝頭上,長長的尾翼墜到地面上,光色,聲音,香氣,撲面而來。
陳玄賞著景,運轉玄功,體會自己晉升為玄光三重後體內的變化。到了這一步,不但玄光發生蛻變,凝練如一,就是整個身體都經過洗禮,更上一個臺階。
長生路上,邁出很重要的一步。
“接下來,就得考慮鑄就金丹一事了。”
陳玄想到這事兒,他踱步幾圈,有了決斷,念頭一起,星辰劍丸自額頭上跳出,輕輕一搖,就有一道劍氣撕裂大氣,離開妙法真形玄臺洞天,前往落宵洲。
路上無話,這一日,陳玄來到翩鳥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