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被圍,崇榮、崇華、崇文、崇武四門已下,幾匹戰馬在宮裡馳騁,馬上是高執明黃聖旨的御前侍衛,傳旨之聲八方而去,響徹皇宮。
“聖上有旨,權相攝政,外戚專權,植黨營私,孤負任使。而今西宮已下,各宮門禁衛,順者赦罪,不臣者誅!”
西宮已下,即是永壽宮已下。
崇榮門外的四千禁衛軍聽見宮門後馳過的馬蹄聲和傳旨聲,這才得知宮裡發生了何事。
聖上奪宮了!
四千禁衛軍已失了將領的統帥,正不知如何抉擇,聖旨仍在一道一道傳來。
“煽動軍心意圖不臣者,誅滿門!”
“攻闖宮門者以謀反論處,誅九族!”
“禁衛卸甲、斷弓弦、折刀槍者視為順,順者皆赦,不臣者誅!”
聖旨一道道傳進禁衛軍的心頭,方才不知有多少人在猶豫,元黨兵權在握,勢力遍佈江北,聖上贏得今日,可能贏得明日?但一道道聖旨傳罷,不知有多少人放棄了掙扎。
何必呢?
這波瀾詭秘的政亂宮變江山換代說到底是王侯將相之事,大興江山今日之亂後歸於誰手,也不會歸於連品級都夠不上的禁衛之手,不過是領著朝廷的俸祿養活一家老小,何必賠上性命。
天下誰主,與已何干。
錚的一聲,不知是誰的弓弦先斷了,亦不知是誰的刀槍先折了,一聲之後,殘弓斷劍擲了一地,鐵甲銀盔堆成小山——四千禁衛卸甲。
崇文門、崇武門,降者綁縛,頑抗者皆斬。
殘餘肅清之時,天剛晌午,那幾匹傳旨的戰馬從崇華門馳出宮去,百官府邸所在的城東、城南、城北,數條長街的上空傳出響箭之聲。
今日城中將生大亂,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滿朝文武在出城前早就嚴令今日嚴閉府門,不論聽到什麼動靜兒都不得出府。正因此,各府裡的紈絝子弟今日也乖乖留在了府裡,當響箭之聲傳來時,各府院子裡巡邏的護衛不約而同地仰頭,見天上散開紅煙,猶如晚霞早至,染紅的卻是晌午的日頭。
各府裡的護衛仰頭的這一刻發生了很多事,各府皆不相同,卻又驚人的相似。當年被府裡送去汴河行宮裡的庶子、小倌、戲伶,這些年來府裡買進來的清倌、豔妓、歌姬、丫頭,府裡請的清客、俠士,拜在門下的寒門子弟,這一刻都成了要人性命的殺手,護衛皆被斬殺,主子和下人人不論尊卑,皆被趕進了花廳裡。
滿朝文武的家眷皆已拿下。
這一刻,龍武衛大將軍府裡,護衛和下人的血染了庭院,屍體從門口鋪進花廳。花廳裡,元謙坐在上首品茶,門口跪著兩人,正回稟宮裡和內城的事。
“宮門全都關了,裡面是何情形探知不得,只聽見了三聲響箭,一聲在東,兩聲在西。剛剛街上的響箭伴著紅煙,應是在宮裡放箭的人所為,那些人是從西邊崇華宮裡出來的,現已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