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老夫人能夠看得明白的事,袁嬤嬤卻不能理解沈氏的安排。
自從薛嬤嬤來到沈氏身邊,袁嬤嬤就開始患得患失,雖然不至於怠慢了手上的差事,心裡卻總是擔心這擔心那。
當沈氏安排她去錦繡閣當管事嬤嬤以後,心裡就更多了幾許焦躁,生怕有朝一日會讓她那一家全都跟了王秀婷。
王秀婷心裡有多麼恨沈氏,作為陪著沈氏入長寧伯府的袁嬤嬤心裡再清楚不過。
若真跟了王秀婷,他們一大家子的性命可就全都捏在了王秀婷的手心裡,袁嬤嬤覺得以後只怕再無安寧的日子了。
袁嬤嬤的焦急一日勝似一日,等到王秀婷被送去家廟,更是找了沈氏數次,希望能夠藉此機會離開錦繡閣,就算不能回到琉璃苑當差,也得脫離了錦繡閣那個坑。
只不過每次以各種理由琉璃苑找沈氏,沈氏總讓她安心當差,袁嬤嬤哪裡能夠安得下心來。
眼見著王秀英的親事定了,傳聞中王秀婷的親事也基本定了,袁嬤嬤更像熱鍋上的螞蟻,幾次在路上與王秀英“偶遇”,想求王秀英能夠在沈氏面前替她說上兩句。
只可惜平日裡機靈的王秀英,這次卻似乎全然不知她的心思聽不出她隱晦的求請,也與沈氏一般的口吻,讓她安心在錦繡閣當好差,直急得袁嬤嬤嘴裡生瘡,卻無計可施。
幾次下來,袁嬤嬤已經斷定她以後只能跟著王秀婷了,索性也不去琉璃苑求沈氏,也不再與王秀英偶遇,只悶著頭打理錦繡閣的事務,一時間倒是將錦繡閣打理得極為妥帖,讓沈氏鬆了口氣。
雖然袁嬤嬤覺得頭上始終豎著把刀,不過她能在這樣的狀態下將錦繡閣管得妥妥當當的,自是讓王秀英高看了她兩分,也就讓王秀英願意給袁嬤嬤一個機會。
半晌沈氏用有些隱晦的目光看著王秀英道:“其實孃的確想過讓袁祿一家給了你當陪房,當初娘向你伯祖母要了薛嬤嬤就要這樣的想法,這些年也一直盯著袁祿家的將規矩立起來,可是總覺得差了些。”
王秀英倒沒想到沈氏還有這樣的想法,再看那袁嬤嬤比起幾年前的確要謹小慎微許多,當然比起打小在袁府伺候的薛嬤嬤自然有親睹極大的差距,這也正是沈氏猶豫的原因。
經過幾年的歷練,沈氏早已不是當年只會替自個兒考慮一心只想著如何得男人寵愛的小妾,已經很有幾分當家主母的氣勢,因此也也能替兒女多考慮一些。
王秀英嫁得好,沈氏更希望自個兒能給王秀英的是最好的,就算只是一房陪房也希望挑最好的給王秀英。
也正是如此,她才會將腦子動到王義宗身邊最得用的羅順身上。
只不過王秀英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
“女兒想著向娘要了袁嬤嬤,這樣就有了一房陪房,另一戶就按祖母的意思從京郊的莊子裡找一戶好的,這樣管鋪子的有了,管莊子的也有了。”王秀英知道袁嬤嬤的公爹和男人管著府裡在朝陽街上的一個糧食鋪子。
既然王秀英已經想好了,沈氏也不再多言,只道會先一步與袁嬤嬤溝通,若袁嬤嬤應了,會與張氏商議,將另一戶陪房也給定了。
“娘把白菊給了你當陪嫁丫頭可好?”陪房的問題基本定了,沈氏再次提起將白菊給王秀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