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秀英覺得這位墨姨娘是咎由自取,可是當王秀英聽到這個訊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王秀英絕對沒想到老夫人會給剛剛抬進府來的墨姨娘送絕子湯,更沒想到許嬤嬤還盯著墨姨娘將絕子湯喝下去,並硬是整整守了一刻鐘,以確保湯藥全部入了墨姨娘的肚子。
這是完全不給墨姨娘一絲一毫的機會,這般決絕的舉動讓王秀英深深地打了個寒戰。
前世今生在王秀英的記憶裡,老夫人都是慈和的老太太,沒想到手段卻是如此強硬和凌厲。
王義誠和墨姨娘都是當事人,王義誠卻只被罰祠堂跪了一夜就被輕輕放過,而墨姨娘卻永遠失去了做孃的機會。
這讓王秀英在心裡不斷提醒自己,就算她是重生回來的靈魂,就算她還有著上上世的記憶,也絕對不能輕視後院女人的手段,最重要的還有親疏之別。
當然這件事後,王秀英覺得張氏對她的態度和藹了許多,老夫人看她的眼神慈祥中卻多幾分探究。
張氏態度的變化,王秀英心裡很明白。
王義誠養外室的事能夠曝光,張氏肯定從這次的巧遇中看出了一些什麼,卻又不敢確定,因此曾經讓王秀穎來清幽軒,裝作無意地問過王秀英一些問題,不過都被王秀英瞪著懵懂無知卻清澈無塵的眼睛給糊弄過去了。
在張氏的眼裡,這次能夠及時發現並趕在無可收拾前妥妥當當地將王義誠養外室的事情收拾乾淨,全靠了王秀英無意中的一個請求。
若不是王秀英向王秀穎提出想要買本帶畫的蒙書,王秀穎也不會向張氏提出去文華街。
若不去文華街,張氏自然不會去默墨齋。
若沒去默墨齋,張氏就不會遇到那女子,王秀穎也不會看到那串珍珠項鍊……
這一切看似巧合,卻正因為是這樣的巧合,才讓王義誠不至於陷入養外室的泥淖,因此在張氏看來,王秀英無形之中幫了大房一個大忙,因此原本對王秀英的處境漠然處之的張氏,對王秀英的態度自然就和氣親近了幾分。
只是王秀英對老夫人的態度就有些不解了,原本就因為相貌與敏太妃相似就對她有幾分心喜的老夫人,不應該對她更看重了一分才對嗎?
為何老夫人看她的眼神中,總讓她感到多了幾分探究呢?
一旦王秀英接觸到林氏赤裸裸投在自己身上那如同啐了毒一般的目光,王秀景偶爾飄過來嫉妒的目光,還有王秀珊時不時露出的不甘,王秀英又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看錯了。
且不論自己是否誤解了老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所含的意思,單從身邊的姐妹和嫡母對自己的態度,王秀英的心裡就多了一份擔憂。
她到底是庶出的庶出,只要在別人覺得老夫人越看重她,她就越成為別人的眼中釘。
如今林氏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比刀子還要利三分,這並不是王秀英想要的結果。
這輩子王秀英只想低調生活,調教好沈姨娘,慢慢把王子瑋培養成真正的男子漢。
這一輩子,王秀英再不願意如前世那般去爭去搶去奪,她只希望守著自己在意的人,求一世安寧。
為此王秀英決定要有所取捨,一番衡量以後,王秀英很是過了一段低調謹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