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高濃度的鱗粉可不是睡眠、麻痺、中毒這種簡單的狀態,就修一路的觀察更多的情況是窒息、過敏、休克、臟器衰竭。
反正除去一些毒抗特別高的之外基本上死定了。
這也算是巴大蝶反抗的第一槍,憋屈了半輩子,終於能反抗,稱得上“莫欺少年窮”的典範了。
但是進化也是有風險的,雖然按照比例來看大部分的鐵甲蛹都成功進化,但還是有一部分依舊是沒能跨過這道坎。
它們甲殼上面長有裂紋,但是裡面的結構卻有大半是粘稠液體,沒有內臟什麼的。
也就修之前看到的那些呈現出很詭異狀態的鐵甲蛹。
之前修雖然有所猜測,但是並不敢確定,所以才會急切的離開那邊一路找到更多進化失敗的鐵甲蛹,還有就是那些沒有進化的鐵甲蛹。
觀察了上百個樣本才算是有了一點收穫。
它們進化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個方面。
一個就是被帶偏了,還沒積累完成便強行進化。
因為綠毛蟲淘汰率高,所以每一個鐵甲蛹成形的時間也有差距,可能就在隔壁,但是相差已經是以月份為單位。
要知道從鐵甲蛹進化成為巴大蝶的過程中體內可是要完成一些變化,當那些還沒完成發育便提前進化的基本上沒什麼可能成功。
第二種就是在綠毛蟲的時候沒有積累夠後續進化所需的能量,所以單單是掙開甲殼便已經消耗完了,後續跟不上自然也就失敗了。
這裡面還涵蓋了一些老弱病殘身體存在缺陷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次篩選,將不合格的淘汰掉,那麼能夠成功進化的必定都是健康的,這對生命的延續有重大意義。
至於那些沒成功的也就回到了自然的迴圈之中去了。
總結一下從綠毛蟲到鐵甲蛹再到巴大蝶,基本上就是為了群體利益犧牲掉部分個人利益,每一隻進化成功的巴大蝶背後都有著數不清同伴的屍體。
不過進化的巴大蝶也會不吝嗇能量給到剩下的同伴庇護,爭取更多的鐵甲蛹進化。
不過這一套也就小精靈玩得轉,人類基本上不可能做到這個。
倒不是沒有那些用生命來為同伴爭取利益的綠毛蟲,只是進化成功的巴大蝶大部分直接飛走了,它們根本就不會管那些為它爭取時間的同伴。
就算有一兩個願意的巴大蝶又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