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中世紀王者之路> 資料 安娜·科穆寧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資料 安娜·科穆寧娜 (1 / 2)

(作者言:本章內容摘自百度,與劇情無關,僅供歷史愛好者參考。)

安娜·科穆寧娜(ΆνναΚομνηνή,1083年12月1日1153年是東羅馬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的女兒,也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女性歷史學家之一,她根據父親阿歷克塞一世的一生著有《阿歷克塞傳》(《Αλεξιάς》,這是研究拜占庭帝國歷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安娜·科穆寧娜(Anna&neneos,阿歷克塞·科穆寧(Alexios&neneos與艾琳·杜卡斯(Irene Dukas的長女。

原為皇位繼承者,因為觸怒阿歷克賽的母親,安娜·達利西納(Anna Dalassenea導致被廢,導致約翰二世成為皇位繼承人。

她與母親曾密謀刺殺約翰二世,未遂,被流放

流放期間,她寫下了《阿歷克塞傳》

安娜·科穆寧娜1083年出生於君士坦丁堡的紫色寢宮中。在其早年的生活中,安娜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學習了文學、修辭和科學,飽讀古希臘哲學,還在導師的幫助下學習了歷史、醫學、數學。其父阿歷克塞一世最初選定米海爾七世的兒子君士坦丁·杜卡斯為其繼承人,並讓他與安娜定下了婚約。但後來長子約翰出生,王位繼承權就轉給了約翰。君士坦丁·杜卡斯去世之後,1097年,安娜與尼基弗魯斯·布林尼烏斯結婚,安娜與其丈夫、皇后伊琳娜開始出來反對阿歷克塞一世的繼承人計劃。安娜與皇后試圖說服阿歷克塞一世將皇位轉讓給布林尼烏斯,但阿歷克塞一世還是設法將皇位傳給約翰,而約翰也靠著自己的能力保住了皇位繼承人的位置。於是安娜開始策劃反對其弟弟的陰謀,後來陰謀敗露,安娜被迫退出政爭。在退出宮廷鬥爭之後,安娜專心於歷史的研究,並仿照古代的風格寫出了《阿歷克塞傳》。南斯拉夫的拜占庭歷史研究者奧斯特洛格爾斯基評價這本書是“拜占庭人文主義的傑出見證“,並且為後世研究拜占庭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紫袍公主

公元1083年,位於拜占庭帝國(Byzantine&npire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皇宮裡,一名女嬰誕生了。她出生的地方是個紫色大理石房間,在中世紀裡,紫色是極為珍貴的顏料,是最尊貴的代名詞。因此,這位小公主一誕生,便擁有了整個帝國最尊貴的血統和地位紫袍公主。她的名字是安娜.科穆寧娜(Anna&nnene。

安娜是拜占庭帝國的新生王朝科穆寧王朝的成員,是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nnenos,&nperor of&npire的大女兒。她的身份不容小覷,是當時兩大軍事貴族科穆寧家族(The House&nnenos和杜卡斯家族(The House of Doukai聯姻的後代。阿歷克塞一世是這兩個家族同盟後被推上帝位的,而安娜這麼尊貴的血統,她必定在帝國裡有極大的影響力。

阿歷克塞一世

作為當時最尊貴的紫袍公主,安娜從小便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最優秀的教育。長大後,她慢慢地展露勇敢堅毅的一面,而且經常舉辦文學沙龍(Literary Salon,跟許多知識分子討論修辭、哲學和科學。在這個建構的學術圈子裡,知識分子都為帝國留下了許多文章和歷史記錄,這些文獻成為了十一、十二世紀這段時期的學者留給後世的寶貴遺產。

安娜既然身為學術圈子的一員,也不例外地為後世留下了一部重要歷史著作《阿歷克塞傳》(Alexiad。她在這部著作中寫下了她尊敬的父親阿歷克塞一世和鄙視的弟弟約翰二世(Ioannes&nnenos,&nperor of&npire統治時期發生的事情,是現今研究十一世紀拜占庭帝國的重要史料。

本來要當個統治者

不過,安娜最初的目標,並不是要當史學家,而是要當統治者。拜占庭帝國皇宮的那間佈滿紫色大理石的新生嬰兒室賦予了所有在這裡誕生的嬰兒一個極為罕有的身份紫袍貴族(Epithet of Porphyrogénnētos。在拜占庭帝國裡,紫袍貴族是最尊貴最有地位的貴族。這種尊貴並非象徵式的,而是有實際的特權。紫袍貴族擁有名正言順的帝位繼承權,而且比長子嫡孫能更優先繼承帝位,這種帝位繼承順序在西歐並不存在。安娜擁有紫袍貴族的身份,所以雖然她是公主,卻是拜占庭帝國帝位的前列繼承人。

但是,安娜最終還是沒當成女皇。事實上,因為所做的兩件事,使她在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席位。第一件事是她曾企圖取代自己的弟弟約翰.科穆寧(Ioannes&nnenos,讓自己的丈夫君士坦丁.杜卡斯(Konstantinos Doukas共同繼承帝位。約翰出生於公元1087年,同樣是個紫袍貴族。本來,阿歷克塞一世指定君士坦丁和安娜作為帝位繼承人,但當約翰出生後,根據傳統(紫袍+嫡長子,帝位繼承權便轉了給他。而且,約翰長大後,展現了相當高的軍事統帥才能,這種才能在十二世紀動盪中的拜占庭帝國尤為重要。因此,君士坦丁和安娜的帝位繼承機會,已經接近消失了。

約翰二世(位於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馬賽克

公元1118年,阿歷克塞一世病逝,約翰成功抵住了安娜及其母親的干預,取下及戴上父親的帝位指環,在人民的認可下登基為拜占庭帝國皇帝,是為約翰二世。安娜並無罷休,她認為自己才是阿歷克塞一世的真正傳人,帝國需要的是她而不是約翰。一年後,安娜策劃企圖暗殺約翰二世,卻失敗被抓。接著,她便被軟禁在萬福瑪利亞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Virgin&nene裡,禁止接觸任何政治。

編寫《阿歷克塞傳》

在軟禁期間,安娜沒有浪費時間。她開始做第二件事,就是編寫一部描寫父親阿歷克塞一世生平的歷史鉅著《阿歷克塞傳》。這部著作鉅細靡遺地記下了阿歷克塞少年時期直到病逝的大大小小事情,甚至包括阿歷克塞一世在面對諾曼人(Normans、土耳其人(Turks和佩切涅格人(Pechenegs的入侵時所表現出的愁緒。對於安娜來說,父親是拜占庭帝國當時最重要的舵手,他的死不止對安娜,對帝國人民來說也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接下來,他們開始要忍受“帝位繼承者(指約翰二世的愚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