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要從剛才的海因裡希四世說起……”
“停,我只要聽最近發生的事,麻煩你用最簡潔的詞語講清楚。”
羅傑說完就覺得自己口氣太沖了,這麼對老爹留下的老臣不太好。
於是他用溫和的口吻補了一句:“我知道你是個語言專家,我想這個要求對你而言不算難吧。”
穆帖儀點頭應允,他斟酌了會兒,然後開口道:
“今年早些時候,海因裡希四世的次子,皇儲海因裡希在諸侯的慫恿下,用陰謀取代了海因裡希四世的地位,成為新國王海因裡希五世,並且監禁了四世。
但是四世逃脫了,他正在列日招募軍隊,準備奪回王位。那兩個使者就是這兩個國王派來的。”
羅傑大致明白了,他指出穆帖儀一個用詞錯誤:“你剛才用了‘國王’這個詞,但是我記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應該用‘皇帝’這個詞。”
“在我斟酌之後,我覺得用‘國王’更正確。”穆帖儀認真地回答。
丹尼插嘴道:“這有什麼區別?”
羅傑彷彿看到穆帖儀敲敲小黑板開始劃重點。
穆帖儀說:“帝國皇帝是由教皇加冕的,而繼位國王的加冕儀式可以由本國宗教首領主持。
海因裡希五世由本國宗教首領加冕為國王后,他希望得到教皇的加冕成為皇帝。
但是接任烏爾班的新任教皇帕斯卡爾二世拒絕了。”
羅傑一副認真學習的好學生模樣。
他提問道:“你開始介紹四世的時候用了‘皇帝’的字眼,為什麼最後卻稱他是‘國王’?”
穆帖儀如同一個認真的老師,對於學生的問題是不會拒絕的。
他回答道:“這個要從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說起。
格里高利七世剛一登基,便頒佈了著名的《教皇訓令》,該訓令的宗旨是教皇永無謬誤,其中有一條‘教皇可以罷免皇帝’。
海因裡希四世很不滿意,他倆鬥了很久,最後海因裡希四世帶兵攻佔了羅馬。
海因裡希四世宣佈廢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並任命克雷芒三世為教皇,在羅馬接受了克雷芒三世加冕。”
羅傑很感興趣,他想起阿德萊德教育過他“絕對不要讓教廷爬到你頭上”。
他沒想過有人還能自己操縱一個教皇。他妄想著,哪天自己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