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州一統開新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州一統開新篇 (2 / 5)

這次,正乾皇帝的總算批准了其人的請求,趙構隨即打包自縛入燕京請罪了。

王朝興替革舊鼎新,皇帝降得臣子卻未必降得,自然少不了因利益相關而自發抵抗同軍接收地方,以及反抗大同官府社會改革的“暴動”。

但新宋朝廷直至滅亡,都沒有再反攻大同天兵——走得很安詳。

經歷了兩百多年的割據分裂,神州再次歸於一統,正乾皇帝乃重新劃分大同治下行政機構,定直隸、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東等二十路和一個都司。

原本為滅宋而設定的同軍七個軍也經過壓縮和整編,調整為六大軍區。

此舉並不是說大同需要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再次偃武修文,執行以文馭武的政策。

在徐澤的心中,大同帝國還遠沒有達到其統治力和輻射力的邊界。

同軍不僅要保持立國之初的擴張慣性,繼續開疆拓土,未來還要航行四海,不斷為華夏百姓拓展生存空間。

但接下來開拓的重點已經由江南轉移到了東北、西域和海上,同軍由七個軍改為戰略方向更加明確的六個軍區,就是為了迎接新的戰爭需要。

實際上,西域開拓之戰已經開始。

當年,回鶻王畢勒哥耶律大石統率的殘遼勢力入西州,本意是為了“挾遼自重”,震懾國內受大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全方面壓制而自發產生的“帶路黨”。

而鎮州諸部大會之後,耶律大石雖然整合了萬餘精兵,但受限於糧草不足、甲械稀缺,隨隊還有大批的家屬,其部的戰鬥力仍然成疑,遠征大食絕不是一件易事。

諸部大會之後,其人設官置吏,編列排甲,準備儀仗器具,先做國家化準備。

在鎮州停留了一個多月時間,直到茂盛的牧草快被牛羊啃禿,金國已經出兵的訊息也傳來了,耶律大石這才率部西向。

其後趕來的完顏宗翰再次撲了一個空,又經過長達半月的反覆搜尋,金軍確認遼人這次是真的逃跑了。

上京道草原實在太廣袤了,金軍要想征服整個草原,就必須在深入草原腹地各處要點掌控大批部族,以維持其補給線。

原本生活在遼國西北招討司的部族跑了大半,為了確保大金對草原的掌控力,金國就不得不從國內遷徙大批牧民至此填補統治“真空”地域。

以金國的窮鄙國力,返遷這麼多人口來草原必然要大出血。

問題是遊牧民對漁獵出身的金國歸屬感極差,就算下定決心回遷大批牧民來鎮州一帶,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出現下一個耶律大石,直接捲了大金的牛羊逃跑?

向大同帝國出賣了金國大量的利益,靜心準備了數年時間的遠征,竟然是這樣的結局,讓金軍上下如何能甘心!

完顏宗翰不願就此退兵,便將滿腹怒火發洩到了遼國西北招討司原本一直鎮壓的物件——阻卜人身上。

其部奔襲數百里,直入鎮州西南數百里的阻卜大王府。

防禦設施簡陋的窩魯朵城自然擋不住驍勇的女直勇士瘋狂進攻,此戰金軍勝得很容易,對失敗者自然是肆意掠奪和凌辱。

完顏宗翰的本意是透過屠殺和威嚇征服阻卜人,以為金國繼續西進打下基礎。

但同根同源的契丹人花費了兩百年時間都不曾徹底征服的阻卜人,又豈會真正屈服於“連馬都騎不好”的女直人?

完顏宗翰率大軍撤回臨潢府僅四個月,桀驁不馴的阻卜人便聯絡諸部造反,打敗了留守鎮州的三個謀克金軍,並在其後的千里追擊中,屠殺其部大半。

此戰,僅有不到百餘名金軍最終逃回臨潢府,是女直人起兵以來少有的大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