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八十七章 蒼生之事付鬼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蒼生之事付鬼神 (1 / 4)

南陽、潁昌兩府的百姓都是倍受官府壓榨的大宋子民,沒有本質上的不同,郾城縣清野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在臨安也照樣會發生。

當然,大宋君臣站在臨安高高的臨安城牆上,只能遠遠看到濃煙四起、百姓被兵卒驅離的景象,卻沒法聽清百姓們的哭泣和咒罵。

但失去家園的百姓們遲遲不願離開,甚至還與清野士卒爆發衝突的混亂場景還是依稀可見。

這些情況,都與趙官家幻想的百萬軍民共抗同軍的場面嚴重不符。

只在城牆上待了半個時辰,心神不寧的趙桓便放百官離開,自己也匆匆回到宮中,召兵部尚書孫傅進殿詢問迎敵之策。

孫傅年僅四旬,進士及第後,歷任秘書省正字、監靖御史、禮部員外郎、秘書少監、中書舍人、給事中等職。

兩個月前,兵部尚書路允迪受主戰的李綱、吳敏牽連而被罷,孫傅接任其職。

可以看出,直至官進兵部尚書之前,孫傅既沒有出知州縣任經歷實務鍛鍊,也沒有從事過軍事相關的任何工作,都只是在大宋中樞出任清要之職。

太平時節,用這樣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執掌兵部都非常不妥,更別說現在國家將要滅亡,迫切需要知兵之人管軍的危急時刻。

孫傅能爬上這個要害崗位,與趙官家莫名其妙的用人原則有一定的關係,但也絕不是憑眼緣看運氣。

朝堂之上那麼多人,能被皇帝信重者,必有其過人之處。

孫尚書的過人之處便是博聞強記,才思敏捷,肚子裡確實有貨。

趙桓登基時內憂外患,詔群臣獻策,時任中書舍人的孫傅上章,乞復祖宗法度。

皇帝不明其意,召孫傅問對,其人答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

短短的一句話,便生動概括了大宋百餘年來到政治變遷,讓急需民心的皇帝意識到了復祖宗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兵部尚書之任雖是趕鴨子上架的臨危受命,孫傅卻能極快進入狀態。

幾天之後,便理清了本部業務。

不到兩月,就翻閱大量兵書戰策,還能結合時事信手拈來。

日前,戶部尚書梅執建議皇帝下詔清野,趙桓猶豫不決,也是召孫傅入對。

孫尚書張口就是“魏國公(二月份才受到趙桓追封的范仲淹)《論西事札子》有言‘若寇至,使邊城清野,不與大戰’”,當場便堅定了皇帝的決心。

現在,趙桓隱隱覺得清野好像做錯了才倉促回宮。

但其人剛帶百官登城觀看了士兵清野,此刻卻不好這麼快就打自己的臉。

因而,孫尚書進殿後,皇帝便沒有提清野之事,而是直奔當前的危急形勢。

“孫卿,正乾皇帝用兵慣於以勢壓人,同軍不動則已動若奔雷,其部既然已經渡過黃河,不日將至臨安城下。

朝廷日前才倉促下詔徵兵,恐緩不濟急。臨安城中兵少將微,難當同軍全力一擊,局勢危急,如之奈何啊!”

“陛下勿憂。”

孫傅剛才也在城牆上,同樣看出了清野的情況很不妙,但皇帝似乎又有了膽怯退縮之意,這可不行,得趕緊打氣。

而且,其人還真有破敵之法,正準備獻給皇帝。

“臣觀同軍過往戰例,並無殊異之處,唯火炮犀利無雙,我朝亦有火炮,然射程、威力皆遠不及大同,並非工匠之技不如人,實乃同軍善用妖法。”

孫尚書一開口,便讓皇帝大驚不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