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十八章 種地五年掃平草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種地五年掃平草原 (1 / 4)

不同於行動統一且易於打散重新組合的陸軍,以艦船為運載工具和作戰平臺的海軍天然就容易形成山頭。

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就算治軍嚴格的大同海軍也同樣存在這種問題。

徐澤並不是一個自大的人,他從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但他也不會就此放任自流,該防範的時候還是得防範。

結合這次艦隊駐地和任務大調整,其人便將整個海軍力量進行了重新洗牌。

不僅四大艦隊艦隊長盡皆輪換,就連海軍元老阮小七也正式卸任庶務,以集中精力統管海軍司。

對海軍力量的重新調整,也只是應對趙宋新形勢的新舉措之一。

征服趙宋這樣疆域廣闊生民近億的大國,海軍可以作為封鎖和突破的奇兵,卻沒法作為真正決定勝負的主力。

最終的決戰和攻城略地還是要靠陸軍來完成,沒有龐大且作戰方向明確的陸軍,基本不可能完成改朝換代的任務。

如此,原本為北伐燕雲而設定的三個軍便適應不了形勢的發展了。

全取河東和河北兩路後,徐澤便命兵部擬定擴軍方案。

再次擴編後的同軍共有六個軍,配置如下:

第一軍軍正張清,部署於雲中府,主要作戰方向為北面的殘遼勢力,並監控夏國,防範金軍異動;

第二軍軍正李逵,部署於錦州,統管遼西走廊和遼東巡撫使司下兵馬,主要任務是監控金國,第一作戰目標為金國遼陽府;

第三軍軍正史進,部署於太原府,主要任務是監控夏軍和陝西諸路西軍,並做好南下攻取趙宋京西路和京畿路的準備;

第四軍軍正牛皋,部署於大名府,作戰方向是趙宋京畿路、京東西路和京西東路;

第五軍軍正王進,部署於沂州,主要作戰方向為兩淮路、京東西路和京畿路;

第六軍軍正關勝,部署於明州昌國縣,主要任務是配合定海艦隊監控兩浙路。

從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大同帝國的軍事戰略重心已經由北向南,算是從軍隊編制部署上確認了滅宋的下階段任務。

不過,六個軍要想全部配置到位並形成戰鬥力,尚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其中,第一、二、三軍有原來的架子,但掌兵官盡皆調換,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方能恢復巔峰作戰能力。

同時,還要從這個三個軍中抽調部分師營補充新編軍以作骨幹。

新編的三個軍補齊編制的時間也不一致。

威壓開封府的第四軍最先補齊,而遠在江南的第六軍因補給困難,除了軍機關和直屬隊外,暫時只會配置一個師。

關勝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也不是作戰,而是重新整編魯智深和王英麾下人馬,並配合知明州事李石逐步完成對明、越、臺等州的滲透。

朝廷對第六軍的編制原則就是江南糧養江南兵,最終能編制幾個師,就要看明州的滲透和有效控制範圍有多大了。

除了這六個軍和分散各地的朝廷直屬師外,這次還編制了衛戍軍。

衛戍軍軍正時遷,部署於燕京府,編制三個師,主要擔負燕京軍事警衛和守備任務,算是大同朝廷禁衛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