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敢拼一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敢拼一把 (1 / 3)

代州治所雁門縣州衙。

知代州事兼沿邊安撫使郭仲恂正在官廳中來回踱步,思考著當前嚴峻的形勢。

當初,河東宣撫使譚稹下令延邊各州招誘遼地漢兒為軍時,郭仲恂是拒絕的。

對地廣人稀的北地政權來說,人口就是財富,流民就流動的財富。

但對於人口眾多,土地高度集中的大宋來說,流民卻是沉重的行政包袱。

大宋連國內的流民聚集都怕得要死,一遇大災就忙不迭地招募流民之中的青壯為廂軍,目的就是減少流民聚集的規模,並儘量消除其中的不安定因素。

鄰國戰亂,流民四起,朝廷不想辦法阻止遼地流民入境,反而還要主動招誘他們南下,何其荒唐!

遼地漢兒確實悍勇,可以為軍,但朝堂上的相公們是不是選擇性地遺忘了他們也比本國百姓更加難馴?

須知道流民即使逃亡,通常也會拖家帶口,甚至舉族遷徙,除了能招進軍中的青壯外,還有數量更加龐大的婦孺老幼一起行動。

這些人會給各地官府帶來沉重的安置負擔,一個處理不好,就是一堆的治安問題。

即便是人少地多,交通又很方便的河北各州,倉促間安置數萬流民也是個大難題,更別說交通不便,出產有限,轉運極度困難的河東了。

郭仲恂一開始就明白,延邊諸軍州根本養不活這麼多的流民,倉促招誘遼地漢兒南下,就是給自己製造大麻煩。

比行政和治安問題更可怕的是外交上的壓力,郭知州非常擔心朝廷擅自招誘漢兒,會為金國和偽同送上日後入侵大宋的藉口。

為此,其人專門向譚宣撫行文一封,彙報了自己的擔憂。

譚稹的壓力其實比郭仲恂還要大,也非常清楚其人擔心的這些問題。

但在徐澤已經建國的巨大壓力之下,大宋朝廷必須更加主動。

若是不能趁著混亂積蓄力量,並嘗試佔領應、朔等州,威脅偽同後背,使其輕易不敢南下,待徐澤騰出手來,大宋就只能坐等滅亡了。

譚宣撫回覆郭仲恂的意見,表示糧食一事不用擔心,先以軍糧墊支,朝廷很快就會轉運糧草過來。

上命不能違,宣撫使讓他放心,郭仲恂一個武人知州,該彙報的情況都已經彙報了,還能不放心麼?

後來,金、同、夏、遼等勢力角逐山後九州,應、朔兩州實際成了無主之地。

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其人也放下了擔憂,大著膽子招誘遼地漢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