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集、楊喜二人剛離開,外部尚書王四就匆匆進宮,向皇帝彙報了一個新情報。
“陛下,剛剛收到的訊息——本月中旬,有遼人組織了契丹、奚、漢等族軍隊六萬人圍攻高州,被金軍擊敗。”
高州在中京道北部中間位置,去年完顏斜也由臨潢府出兵,拿下降聖州後,進入中京道的第一戰就發生在高州三韓城下。
完顏阿骨打在上京道東南磨了那麼久,就是為了穩定後方。
但其人才帶軍隊離開,高州就出這麼大的簍子,肯定會影響金國下步的戰略。
不過,這條不知道轉了幾手的訊息太過誇張,至少這個“六萬人”的資料當不得真。
高州周邊經過金軍的連續折騰,絕不可能還有這麼大的戰爭潛力。
莫說六萬人,能聚集六千青壯都夠嗆。
因此,徐澤對這份情報持懷疑態度。
“這份情報有幾分可信?”
“七成。”
王四兩眼放光,很肯定地答道:
“遼軍的規模肯定是假的,但有人組織大批軍隊圍攻高州應該是真的。”
徐澤見王四如此肯定,很快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你是說——耶律大石?”
“是!”
若真是耶律大石在上京道和中京道兩地之間來回穿插,憑藉北遼小朝廷的號召力,聚集起六萬青壯還是不太可能,可召集萬餘人應該不太難。
但徐澤現在不怎麼關心耶律大石的行蹤,其人在思考混沌的金遼大戰局勢。
進入燕地這麼久,遼國的山川已經盡在其人的腦中,不需要再看地圖,徐澤也能理清各地的情況。
金軍八月初七和十二日兩次追擊遼帝的大魚濼和石輦鐸都不在倒塌嶺。
大魚濼在奉聖州草原西北角,石輦鐸則在雲中府西北處,兩地距離鴛鴦泊都只有幾百裡遠。
兩個月前,遼軍都統耶律馬哥出倒塌嶺,招募遼人的漚裡謹,也在鴛鴦泊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