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燕京後,大名府的同舟社總部便在社首的命令下,啟動分批搬遷計劃。
監曹曹首孫石是首批到達燕京的部曹官員,其人剛到燕京,便被徐澤喊來問話。
“石頭,南邊這段時間有哪些情況?”
孫石顯然早有準備,當即拿出一個小冊子交給徐澤。
小冊子上零零碎碎記錄了不少東西,近期的訊息主要有四條。
其一,知大名府事詹度有上表勸進之意,又擔心會打亂社首的計劃,曾私下找孫石以言語試探;
其二,河北、京東大族北遷置地熱情突然高漲,為爭北上“指標”和分配好地,有人託關係找戶曹曹首朱武,朱武拒見;
其三,列入第二批搬遷的教曹和書院尚未正式啟動,就有不少河北、京東士子詢問能否隨書院到燕京旁聽,還有士子詢問同舟社何時再開恩科;
其四,樑子美身體不適,其長子朝請大夫梁嚴祖以照顧老父為名辭官,被樑子美驅逐出家門。
“呵呵,這些傢伙們的嗅覺倒真是靈敏啊。”
這四條資訊的“主角”是不同的人,所列之事有公有私,但都是圍繞一件事情:
同舟社北伐即將大功告成,徐澤取代趙氏坐天下之勢已成,想要政治投機就必須抓住這最後的絕佳機會了。
只是,有的人做得巧妙,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有的人卻做得太粗糙急切,有些上不了檯面而已。
人性趨利,自古如此。
指望這些“聰明人”老老實實聽從安排,不琢磨人而專心琢磨事,是不現實的。
以詹度的異常表現為例。
其人並非徐澤的嫡系,由出任邊地的知真定府事改為知北京大名府事,算是升遷。
但詹度應該很清楚,真定府直面蔚州和趙宋河東兩面,位置極其重要,必須用同舟社放心之人。
而其人被調到大名府,也是因為同舟社總部在大名,好將他放在總部眼皮底下架起來。
現在總部即將遷徙至燕京,形勢再次發生變化。
詹度之職位不僅敏感,還遠離燕京的同舟社總部,卻靠近東京的趙宋朝廷。
其人有意上表勸進,主要還是表明自己絕於趙宋而一心只為同舟社做事的態度。
其實,不止詹度,拿下燕京後,軍中將校就已經在討論此事了,被徐澤壓下。
詹度懂得明哲保身,清楚以其人在同舟社的地位,絕對不能搶此等“頭功”,才會先私下試探社首鐵桿嫡系孫石的意見。
同舟社發展到瞭如今這一步,建國已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