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宰王黼被賊首徐澤凌迫的三天前,趙宋的另一位重臣也遭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河北西路信德府堯山縣很不幸地迎來了一群快要淪落為匪寇的潰軍。
僅僅是過了一晚,城中就有六家大戶被朝廷大軍“借糧”。
亂世之中,有槍就是草頭王。
大宋還沒有亡,河北西路也沒有亂,但任誰見到堂堂太師率領的“朝廷大軍”兵甲不全,官兵面上疲憊、驚恐和戾氣交織,也知道忤逆了他們,馬上就是亂世。
好在被“借糧”的幾家家主都非常識時務,積極配合,笑臉相送,倒是沒有出現刀兵相見,家破人亡的惡性事件。
正常情況下,這種過境潰軍不可能久留,最多住上一兩晚就會走,真沒必要為了身外物招惹這些過路神仙。
實際上,潰軍確實沒想在堯山常駐,次日一早就收拾好行裝,只待早飯再次拔營,送走了這批瘟神,折騰了一宿的堯山將再次恢復平靜。
忠州防禦使辛興宗剛把一包首飾裝進鞍袋中,辛道宗就闖了進院中。
“二兄,那老閹貨不願走!”
辛興宗抄起馬鞭就向自己的四弟抽去,低聲喝罵。
“嘴巴放乾淨一點!太師可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咱家老子當年都要聽他調遣的。”
辛道宗一把抓過兄長的鞭子,嬉皮笑臉地道:
“嘿嘿,這院子裡不就是咱兩兄弟嘛,怕啥?”
“哪也不行!現在形勢還不明瞭,留著他還有大用,要是出點意外,咱們再到哪裡去尋個太師來?”
“好好好,我聽二兄的就是,現在咋辦?”
辛興宗沒有回答四弟的提問,反問了一個問題。
“楊總管是什麼意思?”
“那老狐狸怎麼可能有準信,讓我問二兄呢。”
二人說的“楊總管”乃是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知懷德軍事,懷德軍都總管楊炯,字惟忠,也是當前除了童貫以外職位最高者。
辛興宗的職務雖然不算高,但其人是前湟州知州辛叔獻的次子,三個弟弟企宗、道宗、永宗,以及堂兄弟彥宗、慶宗等皆在軍中為將,勢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