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九章 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 (1 / 3)

酒宴後,蔡京拿出早就作好的《鳴鸞記》,進獻給皇帝。

天子當即認真拜讀,讀到“主婦上壽,請酬而肯從;稚子牽衣,挽留而不郤”“輕車小輦,七賜臨幸”時,拍案叫好。

“元長此文,甚得我心!李彥。”

“官家。”

“將《鳴鸞記》刊於邸報,傳之四方,定要天下人皆知我與元長相得如斯。”

“奴婢遵命!”

天子已經乘坐小輦出了門,出屋相送的老國公酒也醒了,卻還站在門外,久久不回。

蔡鞗擔心老父的身體,小聲喊道:“大人,天寒了,進屋吧。”

蔡京終於回過神來。

“五郎,居安這些時日在做什麼?”

“居安”是蔡京長子蔡攸的表字,頗得天子信重。

但老國公一直覺得長子的做法上不了檯面,蔡攸也是有脾氣的,被老父教訓得多了便不耐煩,幾年前就分家別居了。

“兒子也多時沒有見過長兄了。”

蔡京非常清楚老五的性格,知道他肯定清楚長子的動向,只是故意瞞著自己,其實也不用問,他都知道長子會做什麼。

“這逆子!”

外人能看到的事,大部分都是當事人想讓外人看到的。

就像表面與皇帝最為相得的臣子蔡京,實際卻是用天子盡手段才能勉強穩住其心,“七幸鳴鸞”才堪堪讓其鞠躬盡瘁的老滑頭。

相對而言,蔡京的長子蔡攸反而與天子更加相得。

蔡攸能得趙佶信重,其實與其父蔡京得勢關係並不太大。

實際上,蔡攸比其父還要更早進入皇帝的視線。

哲宗元符年間,蔡攸監在京裁造院。

彼時尚為端王的趙佶每次退朝,蔡攸都“適趨局,遇諸塗,必下馬拱立”。

趙佶很好奇,問左右,才知道這人叫蔡攸,由是對這個“有心人”有了極好的印象,待趙佶即位後,便開始任用蔡攸。

崇寧三年,賜鴻臚丞蔡攸進士出身,拜秘書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