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金國借遼人之手除掉耶律餘睹確實有可能,但完顏阿骨打如此豪傑人物,應該不至於將勝利的全部希望寄託在對手的犯錯上,肯定還有其他的事。”
“社首明見萬里,子充也有這樣的猜測。”
關勝顏重性謹,即便是在最熟識的同袍面前也是端端正正,很少會與人開玩笑。
其人投靠同舟社後,受徐澤的信重,任職遼東併到金國出使兩趟,視野不斷拓展,見識了更寬廣的天地,有了更遠大的目標,習慣也有了一些轉變。
如今,關勝的話也比以往多了一些,彙報情況之餘,竟然還能順勢送社首一個馬屁。
對此,徐澤一笑了之,看向馬擴。
“屬下猜測,金國內部應該出現了動盪。”
“說說看。”
“從臨潢府返回時,金主說是要讓我們見識一下上京道的風光,沒有安排走去時的老路,改由泰州直入通州,而且,回來的時候遼陽府的兵馬也比以往稀少了很多。”
“不錯!”
徐澤點點頭,同意馬擴的判斷。
金國起於原始部落聯盟,根基本就淺薄,立國後快速擴張,才掩蓋了很多內部矛盾。
前兩年,完顏阿骨打數次壓下國內大舉進攻滅掉遼國的呼聲,就是為了集中精力彌合內部矛盾,以抓緊時間推進國家轉型。
但金國畢竟起於蠻部,基礎太過薄弱,整頓的效果都很一般。
這次出兵伐遼的時機也不夠成熟,完全是被徐澤趕鴨子上架。
這種情況下,金國內部出了事很正常,不出事才有鬼。
徐澤對金國內部的動盪倒不是太關心,要的就是他們邊打仗邊出事,內部一團和諧,哪還是蠻部起家的金國麼?
而且,以雙方的交流密度和深度,金國再怎麼防範,這種級別的動盪也別想瞞得住,外曹遲早能打聽得到。
“你們這次隨金軍出征這麼久,有哪些收穫?”
二人這一趟收穫確實很多大感悟頗多,還是關勝先回答。
“最大的收穫,是徹底改變了末將對金人的偏見。”
“嗯。”
絕大部分宋人對遼人都有偏見,勿論更偏僻落後的金人,關勝能坦率承認這點就很不錯。
“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