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的特大洪水終於退了,但大水東去直入梁山水泊,這一路遭災的百姓可不少。
處於天子腳下的東京城百姓遭了災還有可能享受到官府的賑濟,遠離京城的其他百姓基本不要指望這種政策優惠。
並不是朝廷不管,實際上,只要王朝治理體系沒有癱瘓,天災發生後,一般的朝廷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賑災。攫欝攫
因為這不僅是“民生”的問題,一個不注意,還會演變成為顛覆王朝的民亂,沒有哪個王朝敢不重視。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像趙宋這種強力不夠的王朝,更是上下脫節,再好的政策也會變形走樣。
天災雖是災,卻也是地主們渴盼的土地兼併絕好時機,如果官府的賑濟能及時到位,百姓能順利度過難關,他們還怎麼兼併土地?
朝廷要求受災地區的官府賑災,與地主勾結的基層官吏當然不敢不落實朝廷善政。
但調查真實災情需不需要時間?調撥糧食需不需要時間?確定如何分配需不要論證?
等這一圈磨下來,遭災的百姓腸子都餓得打了結,早跑的差不多了。
這次災情的終點——梁山水泊周邊,自然也出現了大批的逃災者。
石碣村。
阮氏兄弟、妯娌正在收拾行裝。
“五郎,嬸子,收拾收拾得了,小七這些年掙下好大家業,又不差恁點錢,還怕養不活你一家?”
“二哥,你真不和俺一起去?”
“這邊還有一大攤子事,俺哪裡走的開?”
“可是俺,小七,唉!”
說話的,正是阮小二和阮小五兩兄弟。
阮小七發跡後,雖然與兩個兄長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平日裡聯絡不多,但畢竟血濃於水,該盡的義務卻是沒有落下。
前年,阮小七成親前,特意請假,回了一趟石碣村,接老孃跟自己去享福,還打算勸兩個兄長一起去之罘灣發展。
因為前些年在梁山時兩兄弟打架的事,阮小五頗有些扭捏,得到小七要回來的訊息就躲了起來,不肯見自家兄弟。
五哥不見了,二哥一家走不開,阮小七時間有限,不可能一直待著家裡耗著,只能單獨接走了老孃。
實際上,阮小五不是不想見小七,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不僅是他,兄長阮小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