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八十八章 京東遼東一體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京東遼東一體化 (1 / 3)

登州大戶餘四海等人反叛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們在遠洋商社中的股份自然也被同舟社掌控。

徐澤並沒有捏著這些股份不放的意思,隨即就命商曹放出訊息,同舟社將面向治下所有州縣配售遠洋商社股份,需要者限時到諸城申請。

遠洋商社這幾年不斷做大,其股份對很多人都有很強的吸引力。攫欝攫欝

不過,真要在全境配售,不斷稀釋之下,就不是那麼誘人了。

但不管是出於投資生意,讓死錢變活錢;還是投資人情,避免被同舟社當作不識相的頑固分子清算,各州縣的頭面人物都不敢不重視此事,皆派了人到諸城。

股份認購採取競價的形式進行,參與者認購熱情很高,頭腦卻沒有發熱,競價還算理智。

對此,主持此事的褚青早有預料,股份認購本就不是當日的重點。

遠洋商社股份認購會議結束,褚青即宣佈了另一條重磅訊息:同舟社銀行組建。

蜀地早年有專門為攜帶鉅款不便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趙宋境內兼營錢幣和金銀互兌業務的金銀鋪坊就更多了。

只是,不管是“交子鋪戶”,還是兼營兌換業務的金銀鋪坊,業務都比較單一,且交易中都是要收取一定數量的保管費或交易費。

同舟銀行卻是集儲蓄、兌換、放款、匯款等業務於一體,而且儲蓄有利息,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創舉,訊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強烈關注。

趙宋雖然不限工商,可實際上很多生意有明確或者隱形的門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沒那個資格貿然一頭扎進去,不是吃虧賠本,就是吃官司賠人。

相對於門路更多的城市戶,資訊落後,交通不便的鄉村戶賺錢的手段更少,通常只有買地、放高利貸等寥寥幾種。

放高利貸確實賺錢,但能做這個的都不是普通人。

任何時代都不缺借錢不還的爛人,或者本分人家借錢後破產,狠下心來要求拿家產甚至家人抵債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出來。

實際上,此時普通百姓信奉的是財不露白,大部分人家有了很多錢後,若是買不到好地,多半就會挖個地窖藏起來。

華夏人對藏錢的執著簡直入魔,錢多了要挖地窖藏,建新房要匣錢鎮邪,埋死人也要有錢陪葬……

而且,華夏地區物產雖豐,銅礦卻不多,還受限於冶煉技術,產能終究有限,不是增加了人力就能增產。

何況,銅煉出來也不能只鑄錢,水器、樂器、銅鏡、璽印與符節、佛像之類,都要用到銅,缺口非常大。

還有,整個華夏文明圈之內的國家幾乎都用天朝的鑄幣,還特別喜歡用,即便朝廷嚴令禁止錢幣外運,仍無法阻止一些海商為了利益,將銅幣一船船地往外運。

這就是包括趙宋在內,很多王朝只要經濟景氣,就會發生的“錢荒”問題的根源。

朝廷常年開足馬力鑄幣,可無論怎麼鑄,都不夠市場流通之用。

最後,不得不使用沉重不便的鐵錢,或者用夾錫錢、鑄小錢、當大錢充做足額錢使用,再或者,朝廷明文規定“短陌”“省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